1、旧时,很多人都会在自己家磨豆腐,因为做豆腐要用到的食材只有黄豆和卤水,所以即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自己做豆腐吃也不是什么难事。不像现在,想吃豆腐了根本不用自己磨,到超市或者菜场买几块就行,想要吃老豆腐就买老豆腐,想要吃嫩豆腐就买嫩豆腐,非常便利。但久而久之,年轻一代似乎对磨豆腐这种传统手艺模糊了。
2、还有“豆腐西施”、“臭豆腐” 的由来也颇有艺术色彩,可见,豆腐不仅是美食,更蕴涵着一种传统文化。
3、小窍门:将这些调味料都放好后,在碗上盖一个盘子,抓紧来回上下的晃动,这样,就可以拌匀还能不把豆腐碰碎。
4、“数九”则是一个歌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只能“屈指”度日,通过对于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联缀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数九消寒。
5、纳(容纳)(收纳) 闷(闷闷不乐)(纳闷)
6、桐(梧桐)(梧桐雨) 枫(枫叶)(枫树)
7、冬至过完,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今年比往年都会早一些。入九之后大家也掰着手指头开始“数九”。十二月的尾巴,冬至节气的到来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家人聚在一起团圆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8、纷(纷纷)(纷纷扬扬) 夜(夜晚)(夜里)
9、权贵把他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少不了在朱元璋面前造谣诽谤刘伯温。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想杀掉刘伯温。
10、也吃,但南京人冬至开始吃的“冬饺”和其他季节吃的不一样,总结起来突出在四个方面的“姜”、“辣”、“杂”、“勤”。
11、领(领子)(红领巾) 巾(毛巾)(红领巾)
12、滤出的豆腐渣,对于儿时的许式肖来说可是个宝,每次母亲磨豆腐,他就眼巴巴地等着豆腐渣。“豆腐渣炒咸齑,米道交关好咧。”在那个吃不到肉的年代,能吃到爽口鲜香的豆腐渣炒咸菜,许式肖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13、帆(扬帆起航)(帆船) 稻(稻谷)(水稻)
14、也就是“姜”饺子馅里特为多了不少生姜。“辣”饺子除了醋碟子外还多了个倒了一半胡椒(辣椒)酱的碗儿。“杂”饺子馅里除了通常的肉、青菜或黄芽菜外还特为多了黑木耳、豆腐、萝卜、金针菜等南京人的冬季食补材料。“勤”是南京人进了冬至后饺子就做得频繁了。
15、难(灾难)(苦难) 继(继续)(后继有人)
16、老南京过冬至有两样东西是必吃的——喝鸡汤、吃豆腐,“南京人素来有‘一九一只鸡’的风俗。就是从冬至算起,每进‘一九’喝一次鸡汤。”南京地方志专家陈济民表示,按民间说法,在冬至这天喝鸡汤,可以补上一年,过去人冬至进补,是为了来年的春天有劲儿干农活,“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鸡汤早已经不是奢侈品了,但冬至喝鸡汤的传统还是保留下来了,不仅老南京坚持,很多三四十的中年人受家里老人的影响,也会在冬至这一天炖只鸡。”
17、滩(沙滩)(海滩) 艘(一艘船)(几艘)
18、悄(悄悄地)(悄悄) 试(尝试)(试验)
19、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年到头吃不到几回肉,但豆腐却是常吃的,无须到集镇上去买,坐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因为卖豆腐的会到各村来叫卖,也不用现钱,只要以物易物,端点黄豆或红薯片就可以换得。捧着换回的豆腐回到家,母亲就把它切成麻将大小的四方块,放在盘子里,然后再在门口摘几棵小葱,剥去外皮在案板上剁成细丝,然后放进盛豆腐的盘子里,倒上酱油和醋,再撒上几粒细盐,淋上几滴麻油,递给我们兄妹几个。那个时候早就垂涎欲滴的我们,扒着白米饭就狼吞虎咽起来。吃着鲜嫩的小葱拌豆腐,心中不禁慨叹:“要是天天能吃到豆腐就好了。”
20、挨(挨着)(挨挨挤挤) 而(而且)(而是)
21、这道东北风味的菜肴别有一番风味,乃是年夜饭上上之选!
22、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23、在浙东宁波,豆腐被搬上餐桌的形式多样,但无论是嫩豆腐、老豆腐、凉拌豆腐,还是油煎豆腐,人们总是百吃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