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4、(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5、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6、(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孔子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8、(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9、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0、聪明人喜欢水,有仁德之人喜欢山;聪明人爱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3、译文: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14、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5、——《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 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16、(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7、(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18、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9、孔子语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
20、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1、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22、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24、解释: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6、(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27、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又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8、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29、翻译: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30、(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1、(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3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5、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36、(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37、(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38、(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39、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41、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42、⊙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43、(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44、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45、翻译: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46、这句是孔子流传千古之名句了,奇妙的是这句话随便放之四海都皆适用,永不过时。
47、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8、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49、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50、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51、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5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3、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5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逝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5、翻译:不谋划与现实变化的位次不符的政事、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等。
56、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57、孔子语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58、(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5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61、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62、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63、(《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64、(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6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66、(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67、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68、⊙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69、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70、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71、翻译: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72、翻译: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73、翻译: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74、(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7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76、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77、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78、(翻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关于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79、⊙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