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国》呈现出来的意象总是有种寂静清冷的感觉,无论是皑皑白雪亦或是层峦叠嶂,在作者的笔下都是那么静谧悠远,如梦如幻,如泣如诉,整部书充溢着空灵唯美的氛围。在结构上借鉴西方“意识流”的创作手法,突破时空的连贯性,主要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或作者创作的需求作为线索,展开叙述。《雪国》在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自由联想展开故事和推动情节,从而适当地冲破了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上的一定跳跃。
2、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妖艳而美丽。
3、川端康成的文字中,曾多次表达对岚山的景色的赞美。春秋的樱枫、嵯峨野的竹林、苍翠山间的河道,以及晨间的迷蒙轻雾。
4、祗园,京都最大的艺伎区。走在花间小路上,经常会遇到化好妆的艺伎,即将登台的她们向世人们展示古老的日本歌舞艺术。
5、读过《雪国》《古都》《千只鹤》,也曾为《伊豆的舞女》而感伤不已,但真正让我喜欢上川端康成的,却是他的短篇小说《参加葬礼的名人》。
6、不能怪他冷心冷情——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荣吉就因患肺结核病离开了人世,母亲也因侍候父亲染上了肺结核,在回到乡下的第二年,就追随丈夫离去了。(川端康成)。
7、在川端康成《玉响》这部小说中,提到了下鸭神社。这座原本是贺茂氏的氏族神社,在平安京迁都后,它便成为京城的守护神社。
8、少女的嘴唇,也能被他描摹出电影画面的质感。
9、梁文道说,不读川端康成,不足以了解日本之美。
10、一切言行都是那么淡泊、含蓄。《古都》里,秀男与千重子、苗子,千重子同真龙助的爱情也十分纯真而淡泊,他们之间并没有因爱情而产生复杂的纠葛,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地发生和结束,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川端康成)。
11、热爱生活的人,喜欢他笔下的那份沉静和雅致,用最普通的语言,书写最寻常的事物,却能定格最不寻常的美。
12、1968年12月10日,川端康成凭借三部代表日本美学的巅峰之作——《雪国》《古都》《千只鹤》,成为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奖评委给出了这样的颁奖词:“以非凡的敏锐,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13、他凭倚在桥栏杆上,闭上眼睛,想倾听那几乎听不见的潺潺流水声,而不是人潮或电车的轰鸣。----川端康成《古都》
14、“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15、小编诚恳推荐你读一读这套2022限定版《川端康成文集》,川端康成逝世50周年,珍藏文库本套装。
16、川端康成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17、中国作家余华第一次读到《伊豆的歌女》时,惊讶于川端对“伤痕”的描绘,竟可以不用“控诉的方式”去写,取而代之的则是“非常温暖”的方式。某种程度来看,以川端为代表的战后日本文学家,他们表达欲望是执拗的,亦存在着遁世的消极。时至今日,这种文化性格至今也还能找到现实的投射,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就这样形容自己:“温柔得毫无意义。不对,是温柔得毫无用处。”不知道,这刚强的弱,柔弱的强是否已经沉淀为日本文化性格中“菊”与“刀”并举的民族基因。
18、雪子:近子的女弟子,菊治憧憬的如雪般纯净的少女。
19、书中描写的一年一度的祗园祭也会在这里举办,这个盛大的祭典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在每年的七月,人们总会不约而来,虔诚祭拜。意在祈求洁净,消除瘟疫。
20、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南非白人小说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MaxwellCoetzee)在《重弹录》的文末,几乎以斩钉截铁的落笔写下这样一段结语:“所有自传都讲故事,一切作品皆自传。”小说的承载与隐喻,是隐忍、孤独、敏感、柔软的川端型人格的一种现实策略,也是作为作家意图给予诗化表达的一种现世欲望。立足于更开阔的日本文学思潮视角,可以清晰看到,川端将感情包藏于小说的隐喻与托付,正是发端于日本大正年间(1912~1925)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私小说”,又称“自我小说”。
21、谷崎润一郎在给根津松子的情书中写道:“请尽情地刁难我吧。为了教您满意,我定会竭尽所能……您在不高兴的时候,怎么虐待我都是可以的。我所惶恐的只是:您觉出我的无用而许我以自由。”
22、——沉默、行胜于言、敏感迂回、内心暗涌的温柔。
23、我们都该认同人是具体的,却也可以大胆承认爱的抽象。
24、虚无与悲观,是现代派文学的主题。川端自称“受到西洋现代文学洗礼”,在小说中也表现了悲观与虚无的主题,但他所表现的悲观与虚无,与前者有很大不同,西方现代派小说中表现出的虚无与悲观,是以价值观念的空缺和自我意识的破灭为主要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