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也不是一种对人类的悲观主义描绘,因为它把人类的命运交在他自己手里,所以没有一种学说比它更乐观了;
2、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萨特存在主义三个原则)。
3、他说道:“诗歌使用文学的方式与散文不同。”在诗词里,词语本身是由艺术行为创造出来的客体。如果将那些自身存在着、没有隐蔽的指代的事物看作不透明的,那么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诗歌是不透明的。诗歌里的词语并未失去其作为词语的意义,并不只是些音符,因为:“只有意义才能赋予词以语言一致性。”但在诗歌的范围内,我们最关心是的作为语言的词语,而不是像在散文或日常谈话的语境中那样,关心词语关涉什么,或者它们通常指代什么,因为:“对于诗人来说,语言是外部世界的一种结构。”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当他从事这一工作时,却将情感以文学的形式放到了词语之中:词语成了经过变形的感情。因此,词语与它所表达的情感之间建立起一种双重的相互关系:彼此既神奇地相似,又是“能指”与“所指”关系。(能指”与“所指”是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能指”是语言的音象,即语言的表现形式。例如我们听到语音“雪”,就是“能指”。这一语音在我们头脑中唤起“雪”的诸如形状、颜色、温度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所指”。)具体阐释可以参看我之前的回答:
4、不过他们毕竟无法彻底离开自己原有的背景,不管是出于残存的虚荣,或出于熟悉的习惯,他们的反对,往往还是只能在原有的菁英教育、文化架构下表达。像萨特这样的哲学菁英,他拿来反叛过去的哲学的方式,毕竟还是要回到哲学上,用新的、不同的、叛逆的前提与推论,建构一套完整的新世代哲学。他们没有办法真正扬弃哲学,就是简单地回到一种不需要哲学、不需要思辨的“存在态度”,就是主张用不需要哲学、不探究主义的方式存在着。(萨特存在主义三个原则)。
5、“说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就是说意识必须把它自己作为对于某个它所不是的东西的展现产生出来,这个东西在意识展现它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6、没有什么证据,表示出我是亚伯拉罕,但每时每刻,我仍然被迫去扮演这些作为范例的行为。每一件发生于每一个人的事,就好象整个人类用眼睛注视着他的行为,并且为他的行为所引导。因此每一个人应当问他自己:“我真是这样的一个人吗?我的行动足以引导全人类吗?”如他不这样问他自己,那他就在掩饰他的焦虑。很明显地,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焦虑不是那导致无为主义或懈怠的。这是一种为每个负有责任的人所熟知的单纯的焦虑。例如,当一个军事长官负起攻击的责任,而派一批相当数目的人去冒死时,那是他选择这样做的,并且是他一个人决定这样做的。无疑的,他是在上级的命令下这样做的,但是这命令极为泛泛,必须他来加以解释。而就在这解释上,决定了十人,十四人,或二十个人的生命。因此当他在作决定时,他不得不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是所有做领导的人都知道的。那并不阻碍他们的行动,反之,那正是构成他们行动的主要条件。因为这行动表示他们面对着许多种可能,而当他们选择其一时,他们就由此而知道它是有价值的。存在主义者描写的就是这种焦虑,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存在主义所说的焦虑,乃是用一种对于为它所涉及者的直接责任去解释的。它不是一块将我们和行动分隔的布幕,它是行动本身的一个条件。
7、当我们把上帝视为造物者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把他当作超级的工匠。无论我们研究哪一种学说,不管是笛卡儿的,或者莱布尼兹的,我们多少总认为理念先于创作,或者至少是伴随而来,所以上帝造物的时候,他是确切地知道他正在创造什么。因此,上帝心中人的概念亦如工匠心中切纸刀的概念。上帝根据一种程序和概念造人,恰好工匠依照一个方式和定则造切纸刀。所以,每一个个别的人都是上帝睿智中某一个概念的实现。在十八世纪的无神论哲学中,曾抛弃过上帝这个观念,但是并没有抛弃本质先于存在的想法。
8、假如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确实都可被允许的,结果人就孤立无依了。因为他无法在他自身之内和自身之外发现可以依赖的东西。他随着发现,他是无理由可解释的。因为存在确是先于本质,我们就永远不能根据天赋和特殊的人性去解释自己的行为;换言之,没有什么决定论的存在——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9、第二节萨特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对三个关键词的疑问和指责——「痛苦(或译为“焦虑”)」、「听任(或译为“遗弃”)」、「绝望」。
10、当我们谈到孤寂——这是海德格尔爱用的字眼——时,我们的意思只是说上帝不存在,并且我们必须面对上帝不存在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存在主义强烈反对一种想用极低的代价去消灭上帝的世俗伦理学。大约在1880年,一些法国教师竭力想建立一种世俗的伦理学。它这样主张:上帝是一个无用而又昂贵的假设,我们要摒弃它。但是与此同时,为了建立一种伦理学、一种社会和一种文明,认真对待某些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先天的存在,这又是特别重要的。诚实、不撒谎、不打妻子、要有儿女等,必须被视为是先天的义务。因此,我们还需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以指明,尽管上帝不存在,但这些价值仍然是存在的,它们被铭记在理念的天堂里。换言之——而且我们相信这是在法国所称为过激派的思想趋势——上帝不存在,一切不会因之而变化。我们自己将会发现同样的诚实准则、进步准则和人道准则。我们将会把上帝作为一个过时的假设处理掉,而使其无声无息地消逝。
11、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12、孤独是人类属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它是被一种存在于人们“找到生命意义的需要”和“对人世本质的虚无的觉察”之间的矛盾所激发的。
13、萨特说,“自在”与“自为”的联系,依赖于“自身”;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说:“存在先于本质。”
14、有一本书叫《哲学家与爱——从苏格拉底到波伏娃》,专门研究哲学家和他们的爱情故事,写了十四个哲学家,最后一个就是波伏娃。书中说,“萨特和波伏娃的伴侣关系,既不是情侣,也不是两个‘名牌‘文人的理性探索。它是一面墙,为了抵抗爱情的痛苦而修筑”,它也是“一座两个人的城,为了抵抗激情可能会招致的毁灭而建造。”
15、相反存在主义者认为,上帝不存在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因为随着上帝的消失,在理念天国中寻求价值的一切可能性都将消失。先天的“善”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再没有无限和完美的意识去思考它了。也没有一个地方写着“善存在着”、“我们必须诚实”、“我们决不能撤谎”,因为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仅有人(而没有上帝存在)的世界里。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这就是存在主义的出发点。的确,如果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都将被容许。结果人变得孤寂。因为不论在其内心还是身外,他都不会发现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他不能为自己寻找借口了。
16、从基督教这一面,我们则被指责为否定了人事的真实和严肃。因为我们忽视了上帝的诫言和他规定的所有的永恒价值,那就除了自由意愿之外,别无所有了。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从这一个观点来看,就不能谴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了。
17、在这里,我的目的是要对存在主义所受到的一些指责,提出答辩。
18、“自为作为一种虚无化,是通过自在而被存在的(asanihilationthefor-itselfismade-to-bebythein-itself);作为一种内在的否定,自为通过自在使得它自己知道它不是什么以及它必须是什么。”(萨特《存在与虚无》,p(中)7p(英)618)
19、价值是对人的自由的要求和召唤,并且是自由的本来目的,所以萨特宣称:
20、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21、如果把持续至今的风貌引向未来,则未来就被现在所规定,也同样失去了自由。
22、1933-1935年,他进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此间,他研读了可称存在主义首创人海德格尔的学说,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23、乔治·巴塔耶|布莱克:诗的自主权和恶的光辉
24、既然在爱情趋向于他人的自由,也就是我为了在他人的注视下收回我的自由而力图使自己同化于他人的自由,那么我实际上是在追求着一个绝对的存在,即:“作为他人的自我”和“作为自我的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与另一个人之间达到一种“一体性”、“合并”或“融合”的状态,萨特把这种追求称之为“爱情的理想”。在萨特看来,这种理想是不能实现的,这是因为,爱情远不只纯粹肉体占有的情欲,“恋爱远不想像人们占有一个物件一样占有被爱者;他祈求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归己有。他想占有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即,“他想被一个自由所爱并祈求这个自由不再是自由的”(1)2由此看来,爱情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东西:恋爱者既要对方爱他,又要自己不成为被爱者;既要实现爱情,又要消除它。爱的过程就是这个矛盾的产生和消解,不断地产生和不断地消解,“爱情总是归于失败的”。
25、“存在主义”有时又被译成“实存主义”,就是为了凸显“existence”这个字含藏的反叛、挑衅意味。“existence”指涉的是个人的、现实的、当下的存在,对比对照于做为长远哲学课题的“being”,隐藏在后面、并管辖个别生命存在的存在道理。存在道理,或说关于存在的知识,源自于现实的存在,或说存在的现象,然而经过哲理智慧的归纳、衍发后,形成了深奥、漂亮的哲学体系,却对解决现实存在问题无能为力,这岂不是一大讽刺?
26、诚然,人们在绝对的虚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会感到不安,要避免这种不安,就只有把偶然性变为必然性,也就是现在同过去、未来相一致,过去对现在、现在对未来起着全部规定作用的存在,即人之外的物的存在。萨特把它称为“自在存在”。
27、因而,人类存在是模糊的:既被局限在边界之内,同时又超越了物质世界,令人兴奋。
28、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
29、其中《什么是文学》一书集中反映了萨特的文艺创作观,书中他重点讨论了关于文艺创作的3个问题:
30、一位从现象学角度来看待这一境况的存在主义者,不会提出简单的处理原则,而会专注于描述生活经验本身的样子。
31、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32、1943年,萨特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一书。《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此书充分展示了其才华。这部著作里,“将人的意识(即虚无)与存在(即物性)对立起来,意识是非物质的,并由于这个特征而摆脱决定论。”
33、一个人要对自己的存在负责,并不“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对所有的人负责”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这也回应了法国共产d人的指责。
34、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35、最近我把萨特的文集又系统地梳理了一遍,发现萨特的书有一个特点:不像加缪的书那样文辞艰涩、文采瞩目,而是文从字顺,句句熨贴,读起来很舒服(应该也有译者的功劳)。
36、关于存在主义,萨特做了一个核心总结:“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通过自由承担责任,任何人在体现一种人类类型时,也体现了自己。”
37、萨特强调,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世界给人只能是苦闷、失望、消极和悲观。
38、提起萨特,人们自然会想起他的那句“他人就是地狱”,以为他认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坏透了的,永远难以沟通的,进而许多人便指出在萨特那里没有爱的哲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关于人们对“他人就是地狱的误解,萨特曾解释说,他的本意是指“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其实,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来说,他人是我们身上最为重要的因素。”(1)10而且,在阐述其自由理论时,他还曾说:“如果自由拒绝了他人,它就不再是一种自由。”(1)32可见,萨特并不否认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的存在。进一步阅读其著作,我们还会发现,萨特在论述与他人的关系时曾多次论及爱情,细心研读,我们便可透视到其爱的哲学。
39、因此,生存就是脱离过去,脱离现在,投向未来。进一步说,生存就是在完全自由的基础上在每一瞬间所作的自我选择。不受任何东西规范,也不规范任何东西,并且同过去、未来毫无共同之处。
40、存在主义有三原则:(1)存在先于本质;(2)世界是荒诞的,人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3)他者即地狱。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文中,萨特修改了早期受黑格尔影响的“他者即地狱”的观点。
41、最大的问题在:不读萨特哲学,不弄清楚萨特的哲学系统,那么存在主义的反叛就来得太容易了。存在主义不是空想出来的,不是先有了一个推翻旧哲学的虚荣冲动,就很气魄地提出自己一套不一样的想法。不管是萨特或加缪,或他们溯源纳入存在主义系谱中的前代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叔本华、齐克果、胡赛尔、柏格森(法国哲学家)……都是经历过存在上的痛苦,乞灵于既有的神学或哲学的解脱而不可得,才不得不离开旧道路,在荒辟没有人的地方,独自辛苦地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