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作者运用浪漫主义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小说结局的悲剧气氛,揭露了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糜烂、腐朽和没落。
2、秦彩云.试论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多重叙事视角和百科全书式叙事(D).兰州大学,2010年.
3、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其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洗练含蓄的新散文风格,这种风格对欧、美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详见文末《名著推荐:老人与海》)(雨果简介及代表作品)。
4、《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5、名人X档案|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6、加西莫多因劫持爱斯梅拉达在广场被捆绑鞭笞,口渴难忍,只有爱斯梅拉达走上前去送水给他喝,敲钟人感激不尽。克洛德趁爱斯梅拉达和法比幽会的晚上刺伤了弓箭队长,并嫁祸于少女,爱斯梅拉达被判死刑,克洛德在狱中对其威逼利诱,遭到拒绝。
7、作者简介: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Marie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8、罗曼罗兰 代表作品: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
9、《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的构思叙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了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这部作品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典型特点,即离奇曲折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手法和“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以及强烈的情感色彩。(相关阅读:《该还原一个真正的了》)
10、 第三部戏剧作品是《吕伊·布拉斯》。夏多布里昂看过《埃尔那尼》后曾说:“我将去矣,而先生,你今方来。”《埃尔那尼》是雨果吹响的浪漫主义号角,像是一场战役,刚才的画面上也呈现出那个场景。《吕伊·布拉斯》可能是雨果戏剧的大功告成之作,所以我们选了这样的作品,以及他浪漫主义戏剧的最后这一部《城堡卫戍官》在展厅当中,这些其实是20世纪初的绘画作品的呈现。整个展览有关戏剧方面的策划线索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再次感谢袁莉老师,感谢上海翻译家协会和到场的各位,欢迎大家接下来继续聆听法国里昂国立高等戏剧学院院长劳朗·古特曼(LaurentGutmann)的分享。
1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他著有37个剧本和2部长诗以及154首十四行诗。尤以四大悲剧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为代表作。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相关阅读:《5分钟读完莎士比亚15部经典剧作》)
12、我们先看一下展厅,这个展览是我和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的馆长热拉尔·奥迪内联合策展的,我们希望展现给中国观众一个大家熟悉又陌生的雨果形象,所以首先找了看似简单的时间的线索。我们从雨果给自己所作的年代划分——流亡前、流亡中、流亡后,这样一个时间线索去选取和排布展品。同时还有一条文学的线索,选取了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三部作品,这是我们的展厅,大家可以看一下。流亡前(1802—1851)我们选的是《巴黎圣母院》,流亡中(1852—1870)展厅的墙面色彩是海洋的蓝色,也是雨果在泽西岛、根西岛所被环绕的海蓝色,这一时期我们选取的是《悲惨世界》这部文学作品,流亡后(1870—1885)选的作品是《九三年》,之后是荣耀的部分。刚才宫老师发言时我们的所展现的背景图就是荣耀部分最重要的展品——罗丹创作的维克多·雨果的英雄半身肖像,原作现在就在8楼明珠美术馆的展厅当中。最后是“雨果与中国”部分。刚才宫老师也讲到浪漫主义的异国情调,雨果可以说是中国迷,对中国,尤其是视觉艺术非常沉醉,他自己也收藏了不少各种各样的中国器物,有些东西其实就是外销瓷,不见得艺术价值有多高,但是文化价值、历史价值非常值得推敲,所以在展厅当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一部分呈现。
13、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世界文学巨匠。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于他所有的亲人在他小时候就相继离去,一生漂泊无着,性情苦闷忧郁,逐渐养成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影响到他的创作风格。《伊豆的舞女》是其成名作,《雪国》是其代表作。(相关阅读:《三哀》)
14、小说方面的作品有:《冰岛的汉》和《布格-雅加尔》、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克洛德·格》(1834)、描写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并强烈抗议资本主义黑暗统治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歌颂渔民勤劳勇敢的《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描写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阶级斗争的《九三年》(1872)等。
15、雨果致力于戏剧比致力于诗歌与小说显然要来得迟。然而,他取得轰动性的成功,却首先是在戏剧领域
16、 罗曼罗兰出生于1866年,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还曾在1915年获得了诺尔文学奖。
17、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18、 维克多雨果出生于1802年,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多部小说、剧本、散文和诗歌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19、小说里的弃儿伽西莫多,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被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又让他当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他虽然十分丑陋而且有多种残疾,心灵却异常高尚纯洁。长年流浪街头的波希米亚姑娘拉·爱斯梅拉达,能歌善舞,天真貌美而心地淳厚。青年贫民诗人比埃尔·甘果瓦偶然同她相遇,并在一个更偶然的场合成了她名义上的丈夫。很有名望的副主教本来一向专心于“圣职”,忽然有一天欣赏到波希米亚姑娘的歌舞,就千方百计要把她据为己有,对她进行了种种威胁甚至陷害,同时还为此不惜玩弄卑鄙手段,去欺骗利用他的义子伽西莫多和学生甘果瓦。眼看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占有爱斯梅拉达的罪恶企图,最后竟亲手把那可爱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另一方面,伽西莫多私下也爱慕着波希米亚姑娘。她遭到陷害,被伽西莫多巧计救出,在圣母院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当她再次处于危急中时,敲钟人为了援助她,又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机智。而当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义父”和“恩人”远望着高挂在绞刑架上的波希米亚姑娘而发出恶魔般的狞笑时,伽西莫多立即对那个伪善者下了最后的判决,亲手把克洛德·孚罗洛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20、 在1860年代雨果开始写另外一种风格的戏剧,叫自由戏剧。自由戏剧作品中最长的剧本就是《一千法郎赏金》。这个剧本虽然是在1866年的时候写的,但这个故事还是发生在法国,当然不完全是当下的法国,是在1824年左右,也是雨果比较熟悉的一段历史。十九世纪末在法国有一种戏剧非常流行,这种戏剧如果翻译成中文叫音乐戏剧,或叫音乐剧,跟现在的音乐剧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如果我们能去想象大概是怎样的戏剧,不知道你们对南美洲的电视剧是不是熟悉,有一种形式,就是那种很夸张的,会发生很多悲剧的事情,会哭、会闹、夫妻吵架那种,就是有很多是比较夸张的电视剧。
21、在被迫流亡国外的时期,雨果先后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和大西洋中英属杰西岛和盖纳西岛居住。他虽身居异国,但仍继续用自己的笔对拿破仑三世的反动统治进行坚决斗争,写出了大批优秀的作品。
22、 像《埃尔那尼》,我就不说它为什么重要了,因为刚刚两位老师都详细进行了介绍。为什么我们还选取了《吕克蕾丝·博尔日亚》这样一出剧呢?这部剧我觉得在个人生活上或者是故事上对雨果影响很大。大家都知道雨果有一个相恋半个世纪的情人叫朱丽叶,这是朱丽叶年轻时候的小像,我们在展厅当中,在流亡前有这样一幅肖像画,在流亡后的部分,也是雨果和很多亲人说再见的部分,也展出了朱丽叶去世前的这样一幅非常优雅的老年形象的油画,大家可以对照去看。
23、这时,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踪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在马德兰市,他抓住了一个贫穷的工人,认为他就是冉阿让,准备把他送进监狱,为了救这个无辜的工人,冉阿让挺身而出,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监狱的路上,他设法逃脱了。冉阿让马上找到珂赛特,带着她躲在一个僻偏的修道院里。
24、 《欧那尼》就不用说了,这太重要了,大家如果仔细去看这幅画,可以体会到视觉艺术的妙处,就是它其实比读剧本更直接,或者说它能还原历史。刚才宫老师正好就描述了《欧那尼》上演时候非常戏剧性的场面,就是那些穿红马甲的雨果粉丝,他们穿着红色衣服,这个就是刚才宫老师描述的那个场景的视觉呈现。这应该是在法兰西剧院,雨果30年代的七部剧作,有四部都是在法兰西剧院首演,雨果专家程曾厚教授就曾说过:“雨果的戏剧之星在法兰西剧院升起,也在法兰西剧院陨落。”这个就是升起的场景,是阿尔伯特·贝纳尔这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也很了不起,他曾经获得过罗马大奖,也是一位在当年很有名望的法兰西院士,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也很珍贵。
25、然而,假若仅是这些情节,它充其量不过是一部平庸的传奇而已。假若雨果没有在小说里展现出那个时代多方面的生活场景,假若没有写出王室与教廷的明争暗斗,没有写出路易十一及其宠臣们的种种丑态,假若没有那些关于中世纪法官和外交使节的描述,假如没有那些场面,如可笑可悲的法庭审判,巴士底狱,隼山刑场,“圣迹区”的贫民窟以及攻打巴黎圣母院的惊险情景,没有关于古代建筑艺术、炼金术和印刷术方面的生动叙述……假若没有这一切,小说就难以成为一部流传久远的杰作了。雨果还用了相当多的篇幅,细致地描绘了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如巴黎圣母院这座哥特式大教堂,它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建筑艺术史,雨果的笔赋予了它生命,在读者眼前它好像活起来了。
26、 这幅画作是我们翻译成《城堡卫戍官》的戏剧相关作品。刚才宫老师也讲到有人翻译成《城堡的伯爵》等等其他的译名。
27、《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28、下半年,雨果花15天时间,写成初版的小说《布格—雅加尔》。
29、《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
30、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1、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2、袁莉:给大家介绍一下李丹丹馆长的情况,李丹丹博士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与西方艺术史专业博士、法国尼斯大学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硕士,曾供职于巴黎法语联盟驻华总代表处、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并长期以策展人、学者、译者身份活跃在国际艺术交流的最前沿,目前是明珠美术馆执行馆长。
33、戏剧方面的作品有:《克伦威尔》(1827)、《玛丽蓉·德·洛尔墨》(1828)、《艾那尼》(1830)、《国王取乐》(1832)、《吕克莱斯·波基亚》(1832)、《玛丽·都铎》(1833)、《安日洛》(1835)、《吕意·布拉斯》(1838)、《城堡里的伯爵》(1848)、《笃尔克玛达》(1882)。其中《艾那尼》一剧是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在一八三〇年演出时与伪古典主义的拥护者展开了激烈斗争,终于取得空前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戏剧的胜利。
34、2月26日是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诞辰,他在法国甚至全世界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位大文豪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他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至今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
35、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
36、先给大家欣赏一下维克多·雨果作为画家的这些作品。在屏幕上看特别大,那天有一个专家来讲非常有意思,他说:“方寸之间,雷霆万钧”。在展厅当中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雨果绘画的尺幅非常小,据说三千多幅作品中最大的尺幅可能是一米大部分都是像我们展厅中这样的小尺寸。雨果首先是作家,所以像牛皮纸、信封、写作用的墨水、喝的咖啡、茶叶、墨鱼汁,这些他能信手拈来的物品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的材料。雨果在十九世纪是非常先锋的画家,当然他从不觉得自己是画家。比如这幅雨果的画,尺幅是4×4厘米,欢迎大家去看原作。
37、雨果·摩尔(HuguesMerle,1823年生于圣马丁,1881年卒于巴黎,肖像画缺失以作品代替)法国学院派画家,学院派新古典风格,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偏好有寓意的神话、文学主题,表现母爱的作品尤为突出,也是布格罗同时代的强劲竞争者,作品也经常被两相比较。
38、到了20世纪,它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样吸引了无数的观众。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色当兵败之后,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在这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
39、◇李丹丹,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与西方艺术史专业博士、法国尼斯大学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硕士。曾供职于巴黎法语联盟驻华总代表处、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并长期以策展人、学者、译者身份活跃在国际艺术交流最前沿。
40、 这个是刚才李博士还有宫老师都反复提到的《欧那尼》(也叫《埃尔那尼》)的相关画作,这是1830年另外一位画家的作品,这些都是在我们展厅中陈列的,一会儿再跟大家分享为什么选择这些作品。这是《吕克蕾丝·博尔日亚》和《吕伊·布拉斯》这两部戏剧的相关人物画作,它们是同样的作者,都是木板油画。除了油画之外我们还在展厅当中有两件非常有趣的展品,因为戏剧和舞美关系非常紧密,舞美是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个展厅当中我们有两件道具,一件是《吕伊·布拉斯》演出时曾用的宝剑,还有一件是《吕伊·布拉斯》里王后的王冠,这是当年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戴过的,而且和我们明珠美术馆特别有缘分。刚才宫老师也提到那些著名演员和浪漫主义戏剧的关联,莎拉·伯恩哈特将文艺复兴剧院变成莎拉·伯恩哈特剧院,我们前一个展览正好是“慕夏”,阿尔丰斯·慕夏,就是画莎拉·伯恩哈特海报一举成名的捷克艺术家。几乎在展厅的同样位置,我们这个展览又展出莎拉·伯恩哈特饰演雨果这出戏剧时候曾经佩戴的角色王冠,所以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