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3、易错字有:“不必”“卑”“盛”“近谀”“受”“授”“句读”“犹”,“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两句不要丢字。
4、“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答案) 学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
7、(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9、(6)韩愈的《师说》是写给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点出了李蟠的爱好;而“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荀子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
10、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却并不死板。
1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12、一个整天满口仁义道德,站出来道貌岸然。一天到晚要求别人一定要遵守道德的人是君子,还是说一个在艰难环境中左右逢源,付出牺牲,灵活变通,做出很多贡献的人是君子呢。
13、(部编版43)高中语文必修(上)《琵琶行》理解性默写试题及答案
14、第扮演课堂学习组织者的角色,却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对文章的各个层次思想进行挖掘。一味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机械教学。没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挖掘文章的内在思想,所以,对《劝学》一文中饱含的作者情感的挖掘和品悟基本上处于零状态。
15、(1)“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是提示,同时注意“博”“知”的书写;
16、《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17、 。”
18、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
19、我说:我听你这么一说,好像又是这么回事。那么我想问你君子不器,这样变来变去。搞不好不是随机变通而是墙头草啊,那怎么办?他说:你问的很好,要做到真正的君子不器,首先要达到自知之明,或者说要达到内醒的状态。你只有真正的做到对内清澈的了解自己,你才有可能清澈智慧的了解外部所有的世界,了解你所遇到的人和事情。这样你才能够分析搞清楚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判断你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