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想,大家今天都在学习d史,有的可能基于任务,有的可能应付了事,有的可能觉得好玩,有的可能纯属欣赏。但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因改造自己而读书,为创造未来而学史。正如总书记要求大家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也一直给我们事务所d委建议,少一点蜻蜓点水式的红色旅游,多一些气定神闲般的攻读史书,应当“学d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2、同时,不可否认,前案案情符合上述对紧急避难行为的判定条件中的一至四点,故而主要争论在于第五点:被告有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哲学是什么胡军读后感)。
3、我想来说说经济学方面的东西。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刚开始听到垄断一词的时候,就抱以贬来理解的,想想,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有些交易是很不公平的,价格很贵的其实,但是,依然每天有那么多人去坐,因为地铁总公司就是个垄断企业,你不坐行吗,你不坐自然有别人坐,它不怕你的。正是这样,才会使这些垄断企业“目中无人”。
4、爷爷奶奶、父亲、两个哥哥,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而且和哥哥的年龄相差比较大,孙红雷在家是备受家人们的宠爱。
5、“朱毛”“朱毛”,“朱”和“毛”是一脉相通的。秋收起义失败后,1927年9月29日,毛委员率领部队来到了永新县三湾村。毛委员决定对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当时部队不足1000人,缩编为一个团(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毛泽东宣布:愿留则留,愿走则走,愿回则回。同时加强d的组织建设,班排设小组,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设d代表,重大问题必须经d组织集体讨论决定。部队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参与部队管理。应当说,毛委员的这些举措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毛泽东在三湾村口大树下发表讲话:“敌人在我们后面放冷枪,没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700多条枪,还怕干不起来吗?”大家高呼:“毛委员不怕,我们还怕什么?”
6、对于西方哲学,鄙人涉猎甚少,只能谈谈肤浅的印象。
7、游记中,我极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起初,仅仅是名字吸引了我,而当真正翻开此书时,我如痴如醉,仿佛在这些精妙的文字中同秋雨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观赏世界风景,经历人生风雨。在书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天时间,我便读完此书。可却读不到自己的感悟。遂我读第二遍。仿佛重新开展了一场旅途。这次旅途我放慢了脚步,仔细观察身边风景。读毕,我认为《文化苦旅》主要写了四种元素,即:风景,历史,文化,人生。自古以来,华夏文明有许多文化皆是隐匿于山水之间,可以说山水本身就是文化,它包含着人生真谛,见到它也许我们就会想起一段历史.而秋雨先生并不大张旗鼓的描写山水,而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不经意的角落亦或者是一副整体的画面,令读者身临其境,仿佛与秋雨先生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再自然地引出这处风景的历史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令读者在陶醉中丰富了历史知识,领悟生活哲理,提高文化水平。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使我不禁感叹大师的功力。这次文化苦旅对我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提高,更有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8、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煤和钢是发动战争最重要的两种原材料,所以德国就拉上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推动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将煤和钢的生产纳入一个跨国的联营委员会来统一管理。德国生产多少煤和钢,对委员会的其他国家来说都是透明的,这些煤和钢究竟会被怎么使用也是透明的。同样,别的国家生产多少煤和钢,对德国也是透明的。六个成员国各自把一部分经济主权拿出来,交给一个超国家的委员会来管理,这样各国就可以彼此信任了,此时德国的复兴也就等于欧洲的复兴了。这就相当于,德国通过一种新的超越于民族国家的制度安排,把自己的生产能力“去政治化”,或者说得更深刻些,“去武器化”了。这样才能重建并保有自己的生产能力,同时仍然获得世界的信任;否则,德国反倒没有机会保有生产能力。
9、这本书让我读了又读,读完非常感动。下姜村是五任省委书记的联系点,但作者没有为书记们立传,而是写了五任书记一以贯之创造的下姜模式,这是此书的重要意义。在我看来,讲效益、护环境、重科技、用专家的浙江脱贫实践,为中国农村的脱贫攻坚战树起了典型,具有示范意义,非常值得宣传。此外,作者还刻画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姜银祥、姜祖海等村民,写出了贫困给村民带来的苦难和他们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又如五任省委书记,通过调研中诸多细节,展现他们爱民如子的情怀。作品还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和感染力,作者的语言十分生动鲜活,带给读者极佳的阅读感受。同时,作者不仅聚焦下姜模式,也正视当前农村脱贫致富中存在的问题,以作家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了“走向富裕以后怎么办”的疑问,这非常有意义。
10、连翔,一位19岁的大一法科少年,来自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学功力尚浅,好读书喜思考。常发呆,不知其所起,亦不知其所终,漫无边际。无名无职无知无畏,一腔热血评说法学。蜗居自习室,时访图书馆,不亦乐乎!
11、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历史则是预知未来的科学。我举个例子,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施展,近几年有三本书很流行,一本叫《枢纽》,另一本叫《溢出》,还有一本叫《破茧》。他说“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的确,如果《枢纽》是述说历史,而《破茧》则是预知未来了。当然他构想的未来并不是空想、幻想,而是建立在历史的经验总结和教训提炼基础上的思考、思想。例如他对“全球数字治理联盟”的谋划,就充分借鉴了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倡导并推动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历史。而他又从作为美国立国精神的清教精神说起,探讨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未来走向。
12、本院认为,该案件的争论焦点在于:“探险者”系列案件(以下简称“前案”)中实施杀人的探险者们是否是无罪的?是否应该被平反?
13、其实,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领袖们也在抉择。新潮社的傅斯年、罗家伦听了胡适的劝告,不再参加学生运动,专心做学问了。张国焘、邓中夏、刘仁静、罗章龙等在李大钊的引导下,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d的早期d员,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4、信息茧房在某种意义上取消了“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社交媒体的出现,把人们的社会交往所依赖的物理空间给击穿了,没有了共享的空间结构,“公共性”就进一步被消弭掉了。人们进行建设性的公共辩论的能力在下降,意愿更是大幅下降。人们不再习惯于与不同的观点共存,而是更愿意待在自己所熟悉、喜欢的信息茧房里。当每个人都处于信息茧房中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和谐,每个人都和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一起感受着一种虚拟出来的岁月静好;就算遇到了观点不同的人,他也可以把对方当作弱智,劈头盖脸臭骂一通再把对方拉黑,感觉无比爽快。可是这个社会的“公共性”,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弭。
15、哲学书籍对于我们来说高不可攀,让我们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看不懂了”。对于西方哲学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着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
16、民众起来之后怎么办?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两条道路。胡适提出“多研究一些问题”,毛泽东积极响应,拟了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列举了教育、女子、劳动、华工、交通、财政等71个大问题,中间又包含许多小问题。寻路当中,抉择之下,其实很痛苦。1920年毛泽东就说:“我太富感情,中了慷慨的弊病,脑子不能入静,工夫难得持久,改变也很不容易改变,真是不得了的恨事啊!”直到192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拜会了陈独秀并畅谈了马克思主义问题。毛主席后来说:“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17、这部作品首先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理念和减贫方略。作者在浙江工作了十年,对省情非常了解。浙江虽然是沿海发达地区,但浙江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山区人民并不富裕。下姜村是总书记的基层联系点,也是他观察基层农村的窗口。通过帮扶下姜,总书记不断深化他对贫困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他的脱贫理念。这部作品提出了几个很好的观点,如群众利益无小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小康才是真小康,心无百姓莫为官,一张蓝图绘到底等等。正因为这样的精神,才有了浙江在精准脱贫方面的出色成就,值得大家学习。
18、这部作品让我备受鼓舞,它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我认为,这是一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的教科书,在写作上具有示范意义。作为《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劳罕(王慧敏)用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意义。比如脚力,就是要到现场、要下基层。作者在后记中回忆,创作过程中自己曾多次到下姜村采访,已记不清具体次数。眼力是观察力、发现力,作者沉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在基层提高了判断力、辨别力,从而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动,深入思考问题。脑力是思考分析能力。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极佳的脑力,他详细展示了下姜模式的形成过程,并深入阐释了其样板意义,但他同时也指出了下姜发展面临的问题。笔力,即文笔的力量。作者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到作品中,以平实凝练的语言清晰地展示出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也启迪读者深思。
19、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份工作。生活和工作一样,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还是一种使命,而且这种使命是对自己的、更加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
20、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上有一个“中共d史学习读书群”,有一次大家在学习中谈到了南昌起义,谈到了朱德“为什么被誉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当时我延伸阅读了《朱德传》和《火种》(作者刘统),对刘统的《火种》一书中写到的“朱德从南昌暴动的一个中层指挥员成为红军之父、共和国第一元帅,绝非偶然和运气”这一论断印象非常深刻。对此,我的理解是,第一是信仰,第二是意志。
21、《破茧》一书中,则分析了德国的反思。二战后德国被打得一塌糊涂,西德首任总理阿登纳意识到,战后的德国必须同时完成两个艰巨的任务,但这两个任务又彼此矛盾。第一个任务,德国需要完成重建,否则德国的经济一路崩溃下去,可能会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最后整个德国都被纳入苏联的势力圈,这对西方世界来说是非常可怕的。第二个任务,德国必须获得邻居的信任,否则没法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重建。但是,获得邻居信任的前提却是德国不能重建,它一旦重建了,变得强大,邻居就会很恐惧;可是德国不重建的话,它就可能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这样一来,邻居就会更加恐惧。德国就此陷入两难困境。阿登纳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德国必须放弃“德国是德国人的德国”这种观念,让德国变成“欧洲人的德国”。这样一来,德国的复兴就相当于欧洲的复兴,德国才有机会同时完成两个任务。
22、如果没有能够比肩前人且自成体系的名家,日后的哲学,必将停滞不前——与物质遗产一样,若不能继往开来,精神遗产虽可代代相传,却会渐渐减损。
23、在现代诗的创作方面,余仲廉先生更体现出天然的诗人特质,他并没有像当代某些诗人那样把现代诗的写作当作一门技艺去苦苦研究追寻,而是完全凭着自己骨子里的诗性在写作,凭着自己豁达的性情和自信在写作,凭他随时随地喷薄而出的诗情和浪漫在写作,这种写作或许更符合一个中国传统诗人的形象,更接近人们心目中的诗人特征和天性。
24、作为诗人,仲廉兄具有非同寻常的创作激情。他的诗作卷帙丰富,色彩缤纷: 《六根弦音》(注:其分为六个篇章《珞珈诗情》《风雅诗趣》《惆怅诗韵》《禅心诗慧》《哲语诗话》《家国诗怀》)中,《珞珈诗情》,将人引入青春沸腾的学府氛围;《风雅诗趣》,让人领略自然节气和风物的趣味;《惆怅诗韵》,让人沉沦于人生的喜怒哀乐;《哲语诗话》,则把读者带向冷静思辨的人生论坛;《禅心诗慧》,则把读者引向修身养性积德行善;《家国诗怀》,让人心绪冲出陈年灰暗的雾幔,登高俯瞰大地,升华为志气昂扬的社会担当。《乡关何处寻旧梦》里,石首乡愁古体诗、石首乡愁现代诗,更弹响我内心的情感之弦,勾起孩提时代的美好回忆,触发感恩故土、思念故乡的倾心共鸣。我由衷感谢他抒写故乡的诗,喜爱他讴歌故乡的“天、地、人”,“山、水、田”。他的《珞珈山起风了》《珞珈情诗》,写到武大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回忆与众多师生的亲密交谊,几乎对每个学院都作出倾情描绘,表达了对母校真挚深沉的爱。我这个在珞珈学习、工作数十载的“老乡加校友”,读他的诗,不仅会产生巨大的亲切感,而且更能理解他的如火诗情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25、美军战史则称:“陆战队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艰辛和困苦。这简直是一次地狱之行。”长津湖之战中,志愿军27军集中2个师5个团的兵力围歼了美7师31团。该团曾因一战期间对苏俄作战获得“北极熊团”绰号,其蓝色团旗被志愿军缴获,现存于北京军事博物馆内。这也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歼美军一个团。
26、这部作品的文学性是建立在鲜活的人物塑造上的,如果拍成电影一定非常棒。我记得有个情节,就是姜祖海为了一家五口不被活活饿死,被迫偷木材去衢州换粮食这个情节,非常感人,让我们看到一个极具血性的农村男人。这一段的结尾也非常好,姜祖海说他一辈子听到的最动人的情话是“家里还有吃的”。这就是文学性的描写。不仅是写一件事,而是把这对患难夫妇的真挚感情表达了出来。而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在生命险境之下所迸发出来的人性光芒是极具震撼力的。我非常喜欢这个情节,它极具文学感染力。我想,正是因为作者无数次的走访,和村民姜祖海成为了朋友,才能把这个人物刻画得这么生动,这么血性,这么动人。
27、毛泽东的好朋友蔡和森在法国勤工俭学,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提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之必要方法”;革命政d又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针对中国情况,蔡和森说,“我认为先要组织d——共产d”;“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d”。毛泽东复信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受到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的影响,毛泽东终于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情况下作出了最后选择,这正是他经历曲折的心路历程。
28、我一开始说到的学者施展,在他的《破茧》这本书中,分析了美国力量的源泉,这是一种清教精神。作者分析到:清教有着强烈的犹太创世论伦理品性。创世是“无中生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光就出现了,不需要依赖任何材料或条件,完全是从“无”当中创造出“万有”。“无中生有”的上帝,是全能、全知、全善的,所以信仰必须是无条件的。如果你认为信仰还要有个条件,不满足那个条件你就不信仰上帝,那你信的根本就不是上帝,而是那个条件,然而,根本就没有什么独立于上帝之外的所谓“条件”。一个人信仰上帝并不是因为信仰上帝有好处,而是因为信仰上帝是对的。为什么信仰上帝是对的呢?因为上帝是一切意义的来源。如果没有好处你就不信上帝,那只不过证明你信仰的根本就不是上帝,而是那个好处。
29、在开始说明对本案的判决前,本院必须明确以下规则,即本院确信这些规则是身为最高法院的法官应当坚守且矢志不渝的:
30、这是由律师工作是高智力劳动所决定的。专业主义是我们律师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所有管理制度的出发点。但是关系主义却让律师弃安身立命之本,行投机取巧之能,取害人害己之果。近期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一些律师被查出问题,归根结底是关系主义作怪,他们不相信专业,或者他们更相信关系,剑走偏锋,触碰红线。
31、本院注意到前案中被告的辩护律师有这样一种论调:如果本院判决被告有罪应以处死,那么营救人员的付出和数额巨大的社会资源岂不是被白白浪费?本院认为,这个问题与“法官是否要联名请求行政长官进行行政赦免”一样,大大高估了法院的职权范围。本院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说明一个原理:法院是司法机关,不涉及其他社会事项。
32、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王慧敏老师的文章,像《一个记者究竟能走多远?》等等,他有些文章会达到10万+的阅读量,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看了王老师这部著作,我觉得可以重新理解“眼高手低”这个词,所谓的“手低”,就是把一个村庄仔仔细细地看,跳进去看问题,跳出去看发展。“眼高”就是要往高去看,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它还是一部具有文学性的当代村庄的史志,它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侧影。王老师能跳出下姜来写下姜,是很让我钦佩的。
33、李大钊和胡适也是好朋友,但是依然展开论战,写了一篇《再论问题与主义》,其中心是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李大钊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驱,早在1918年的《新青年》上,他就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这是中国最早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1919年5月,他又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述。
34、人们,对他们来说,他们的生命价值、生活乐趣,他们的自尊、自信就存在于抽象思维的王国之中。
35、史有“南陈北李”!这是“北李”,我们再说“南陈”。陈独秀办了一个《新青年》杂志,为什么办杂志?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需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办杂志宣传新思想。1914年《青年杂志》创刊(第2期改名《新青年》),陈独秀亲撰雄文界定了“新青年”的六个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在《觉醒年代》以及不少建d主题影片中,都可以看到新青年们包括毛泽东都在慷慨激昂地朗诵这六句话。此六句箴言,于今日读来,仍振聋发聩。
36、这是一部真正践行“四力”才能创作出来的好作品,体现了d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要求;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很生动、很有说服力的教材。这部作品记录一个小山村和最高层之间发生的故事。作者在最高层和最低层、最小乡村和最大国家的发展之间找到契合点,这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地方,让我们能够看出领导人的情怀,另外也解开了一个连续五任省委书记联系村发展的真正秘密。作家的写作心中有人民,对人民充满爱。在写脱贫前史时,有一个抗争和抗贫的历史阶段,这是非常好的铺垫,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农民的基本素质:宁可饿着肚子也要交公粮。这个书写是非常动人的,也非常真实、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