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最初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如商鞅、吴起,李悝等,最为著名的是韩非子。
2、 发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以法理治天下,即依法治国)。其理论依据是“万物以道为源为本”。“法”是道在社会中的体现,法家推行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
3、商务合作:13619058848
4、近代中国历经清朝、民国及新中国三个阶段,虽然各个政治流派的主张千差万别,但在经济变革方面都却有惊人的相似性:维持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原则;抵御外敌、强盛国家的强国原则;发展国营事业、节制民间资本的国有经济优先原则。中国的现代化是一场终极目标从未更改的长期运动。
5、墨子善守,公输九攻之,墨子九御之,我不欲自损,他人固无如我何也。
6、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7、 第信善恶报。即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
8、儒家“知天文、识旱涝”(章太炎语),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
9、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10、儒家“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参与社会生活,欲有为于现世;儒家以理性而温和的态度参与社会管理,希望通过对经典的解读而“承前启后”。
11、法家不是律师,而是制定法律且监督民众的人。他们认为君主应当“无为而无不为”,即应该下放一些权力由法家去制定法律以助于治理国家,而自己只需唯才善用。毕竟术业有专攻,法家专攻于制定法律,可以为皇帝分担一些重任。如果说治理国家,儒家是用软的方法,那么法家就是用硬的方法。儒家是用礼和道德,而法家则用法律和严刑。只有软硬兼施,才能阴阳调和,维持平衡。这也是法家能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大家都很熟悉的韩非子和商鞅便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尤其以韩非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12、国有企业的资本大规模注入社保基金池,以转移支付的方式使之成为全社会的福利,未来将会是大概率的事情。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缓解社会贫富差异的有效方式。在国家决策层面,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夫欲取之,必先予之,先不谈股票市场助力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保证股市长期稳定发展,势必是监管部门的长期目标。
13、孟子、子夏、颜回等后来逐步发展以教化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堪称民族脊梁。
14、 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倡导天人合一。
15、墨家在于发明创造。他们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来创造器械,所以所以他们注意的是部位与部位之间的衔接,并思考如何改进。所以墨家的人务实,因为他们从来不关心天地人到底是什么,他们只关心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过得更便捷,日子更舒服。墨家学派众名人物除了墨子,就是鲁班。都是大发明家,大物理学家。所谓“墨守成规”也就是说墨家习惯于遵照事务的原理来办事,不愿意突破规律。
16、学习传统文化,要懂得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17、读孟子之书,霭然如春风之生物;读宋儒之书,凛然如秋霜之杀物。故曰:宋儒学说,完全与孟子违反。
18、笔者故乡距离圣人故乡不远,农村乡里土语中有很多上古文言,天天说着不在意,当写成文字的时候才会蓦然醒悟,原来如此。比如你到他人家做客,主人非常热情,如果作为客人也特别客气,主人就会嗔怪你“到了我家了,你可不要作假。”看到没有?“作假”!什么是“作假”?礼多也!礼就是作假!
19、第信善恶报。即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
20、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21、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大规模涌入的资本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民营经济生机勃勃。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都是搭上了西方科技革命的便车。对于想要成为下一次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我们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22、学习传统文化,要懂得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23、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仪礼》,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24、这些思想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及庄子,和韩非子的对治理国家的各自的态度。
25、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颛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26、老子太酷了,酷到当时没人能懂。但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后世小子,你们能堕落到什么地步,老子全都知道。
27、释家跳出了自然和人,这一点和道家不同。道家至少是在世界里寻找人和自然的关系,而释家则干脆再这个世界之外看这个世界,完全是于己无关的冷眼旁观心态。所以,释家讲“空”,因为在他们看来,一切存在的早晚都要化成尘埃,所以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释家一直都是养尊处优者的首选,尤其是处于高位者的第一选择,因为太多的人事变故让他们不能不用这种心态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毕竟已经心在三界外,自然与儒家、道家矛盾不大,只是偶尔看到这些世俗的争斗,他们会看破红尘的淡然一笑。释家,释门、佛门的意思。释--禅宗尚静悟,贵解脱,以入定为工夫,以参证为法门,能于此而有所悟入,而后性静心空,脱离一切挂碍。无挂碍斯无恐怖矣,无恐怖则神清,神清则气足,气足则应变无方、随机生巧。如是而后,明于法而不拘于法,沉其心而不动其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释家是信仰佛教的僧侣居士的统称,他们的生活世界是受佛教信仰所主导的。
28、法家思想代表了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9、中庸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两千多年来至今依然是一些大学的校训。
30、它对应现代的科学研究部门,负责科研、理论相关领域。
31、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申不害、韩非子、李斯、桑弘羊、王叔文、王安石、张璁、张居正、严复、梁启超等。
32、佛教的思想就是“自觉”。自觉就是自我觉悟,通过自我觉悟最终达到解脱。
33、法家主要内容是法(法令)、术(技巧、权术)、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造势用势)。
34、道家是讲究无为的。道家对儒家追求的仁义道德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对墨家追求的社会公利嗤之以鼻,对法家追求的严刑峻法强烈反对。道家认为人要顺应自然,清心寡欲写,过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本质上说,道家是自然主义的,他们听从自然的召唤,在顺应自然中安之若命而达到逍遥的自由境界。
35、“如果他认为黑夜出门,就应该打手电,不能破坏这个规则,他就是法家。”
36、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对和平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代表人物墨翟。
37、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当连仁爱世人都做不到的时候,孟子说就爱一部分人吧,于是就有了民族大义,兄弟情义,说穿了就是你身边的人。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只可惜这么好的仁义思想,却也只能用如粪土的钱财来衡量。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仁不义的人也是多如牛毛呀。
38、 佛家的思想精髓:无缘大悲,同体大悲。即出世、也入世。入世,是为了挽救众生(众生是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则是救一切众生,认识生命宇宙的真谛,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没有苦难、疾病、战争、贫富差别,不生不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佛的境界)。
39、 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0、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在汉武帝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41、“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给后来的治国者留下了巨大的心灵阴影,表明基于法家和儒家的治国手段在经济改革领域已经无路可走。自北宋以后,治国者基本放弃了制度创新,开始通过更加严苛的管制来维持统治,最终走进了闭关锁国的死胡同。
42、在国家大一统体制下,国家与民争利不可避免。发展经济必须放开限制,实现繁荣。而繁荣日久,既得利益者的势力就会坐大,中央权威受到挑战。此时,便需要进行集权式变革,加强中央权威和控制力,可是如此势必降低民间经济活力,带来生产力的下降,甚至最终有可能导致政权的不稳定。
43、儒家主和,法家主严,道家主隐,阴阳家主玄……
44、第信善恶报。即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
45、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孔子主要是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一是体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礼,四是行道。孟子a.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b.主张人性本善。c.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养浩然之气。
46、所以,法家讲究的是摆布资源。他们善于抓住人际之间的矛盾去促成某事,善于利用规律之间的漏洞去做成某事,有的时候为了目的甚至愿意创造条件去推进。正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47、 儒家的最高境界为“圣”人;道家的最高境界为“真”人;佛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佛”。
48、不忘初心,勇往向前||南充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2017年会感慨篇
49、,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50、墨家思想缘起于墨子,墨家主张尚贤、兼爱、尚同、非攻、非命、节用、明鬼、天志等主张,墨家主张唯才是举不分贵贱的选贤方式,选择贤能有才的人来领导管理社会;人与人讲求博爱,同时反对侵略;追求社会大同;通过努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然规律;尊重前人的智慧;反对奢侈,追求节约等等措施,可惜这是战国最具唯物主义色彩,也是取接近普通百姓思想的学派,汉武独祟儒木后日渐式微,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