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77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3-05-26 07:05:05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77句精选】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

1、王阳明: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

2、   感悟: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很难,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生病了、降职了、失恋了、失业了等等,这些让人很难快活起来。世人多以为快乐与否在于外境,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快乐只在于心,而且要从心着手去做功夫。说白了,一切还要落回到自心修养上去,这便是良知功夫的内涵。心的修养越深,受外境影响的程度就越小。

3、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4、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5、(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6、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

7、  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8、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9、感悟:美丽并不只是源于外表,还有充实饱满的心。

10、敌人气势正盛,就应该趁他们取得胜利疏于防备时向他们进攻,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呢?

11、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12、  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1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14、王阳明所倡导的知行合就是要去关照自己的内心,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去做事,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15、首先要知道王阳明心学其实就是儒学思想文化形成的学说。而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相结合而形成了王阳明心学核心“致良知”。

16、第三部分:接下来,让我们聊聊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王阳明如何将“心学”发扬光大。

17、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成就自己。

18、  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19、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20、  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21、原句: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大意: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22、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3、  敌人气势正盛,就应该趁他们取得胜利疏于防备时向他们进攻,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呢?

24、朱熹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所谓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一系列严格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这种天理下,所有人都被压得死死的,也就越来越扭曲越腐朽。王阳明曾经也追求这个天理追求格物致知,但是他后来产生了不同意见,觉得这个天理不妥,真正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内心的投射反应,也就是心外无物,而这个心也代表着人的良知,而致良知就是要把这个良知反映在实践中。

25、  仕途如一张网,进入后就会被沾上不得转身,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要懂得站在网上看。但也不是不作为,看明白,然后进入网中去做,做完就赶紧撤出来,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不被功名利禄所累。(文字寄图片整理来源自网络)

26、稻盛和夫:彻底喜欢自己的工作,是通过工作丰富自己人生的唯一的方法

27、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28、 一个人想要过好一生,其实只需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就好了,这种“只争朝夕”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要领悟的心灵智慧。

29、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

30、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31、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32、(解读) 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33、大意: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即以花为善,以草为恶。若要利用草时,又以草为善了。这些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而产生的,所以从形体上着眼看善恶是错误的。

34、第一部分:王阳明前半生探索心学的坎坷经历,从出生到“龙场悟道”。

35、  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36、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7、  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38、  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39、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40、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41、王阳明年轻时痴迷于佛教,吸取了许多禅宗的思想,但等到他心学大成后,却对佛学大加批判,认为只在心上做,终是无用。

42、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43、(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44、  王阳明年轻时痴迷于佛教,吸取了许多禅宗的思想,但等到他心学大成后,却对佛学大加批判,认为只在心上做,终是无用。

4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46、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47、木之生,风霆之鼓舞,炎暑之酷烈,阴寒冰雪之严沍剥落,俾坚其质而完其气,非独雨露之沾濡生成之也。

48、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49、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50、  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51、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52、按照王阳明的说法,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它就是天理,将我们心中的良知置于万物之上,万物就有了天理。如果我们每件事都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那就能获得不动如山的心和排忧解难的智慧。不要再想第二遍,想得越多私心越重,有了私心良知就被蒙蔽了。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坚持良知就能够获得成功,听起来很容易,其实做下来却很难,因为很多人都不能将致良知坚持到底,除了圣人尧舜孔孟还有王阳明。

53、致良知,就是讲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符合天道至理,但人受了欲望影响,迷糊了本性,使人的内心偏离了天道,人要记住自己给自己的内心纠偏,给自己的良心洗澡,向内求,问自己良心天性是否还在。

5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5、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56、  原句: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5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58、  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59、  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60、  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61、 苏格拉底也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站在时间的维度看人生,人生是一条由时间组成的单行线,曲曲折折,蜿蜒盘旋,其轨迹杂乱无章,但不会有任何一个点相同、重合、交叉。

62、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

63、说起王阳明心学,许多人听过却没学过,学过却不一定明了。当今社会的快餐式学习节奏,什么都讲一个简单直白。要说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就在于六个字和四句话。

64、《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65、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66、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67、 马祖禅师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68、故事背景: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69、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70、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71、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72、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73、原句: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74、面对外界的评价,尤其是诋毁,不仅不要生气,还要把它当成磨炼自己强大内心的机会。

75、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无上心印,也是他一生修学与智慧的结晶。“致”则有体认、扩充、践行三义。由“致良知”一语,我们便不难发现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一切圣贤学问,归根究底,都在于体认内心本具的良知;一切道德践履,也无非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并把这种功夫扩充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而推至万事万物。只要我们恢复了本心之仁,也就是存了天理,也就是致了良知,从而就能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乃至超越善恶对立的道德境界,进入到“万物一体”的天地境界。

76、(解读) 一个‘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上一篇:大义凛然的意思【67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鬼谷子精髓六句话【92句精选】
  •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44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感悟【73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经典语录【95句精选】
  •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24句精选】
  • 孔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10句精选】
  •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46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78句精选】
  • 王阳明简介知行合一【85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全书【67句精选】
  • 庄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84句精选】
  • 王阳明简介【20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名言【91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24句精选】
  • 王阳明简介生平思想【28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解读【75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压马路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帮美容院的朋友发朋友圈怎么写说说【100句文案】
  • 工作改行发励志朋友圈【100句文案】
  • 关于蘑菇的说说短句【100句文案】
  • 单亲妈妈和孩子相依为命的说说【文案100句】
  • 最新个性说说

  •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77句精选】
  • 大义凛然的意思【67句精选】
  • 如果就造句子【23句精选】
  • 最经典的梅花诗词【35句精选】
  • 古诗词名句网【41句精选】
  • 赞美梅花的古诗100首【28句精选】
  • 能让人瞬间就哭的散文【89句精选】
  • 祝福老师越来越好的话【41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