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个勤奋好学,志高才远的人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今有顾母王氏。王氏并非顾炎武的亲生母亲,但却待他视如己出,经常给他讲历史上忠臣义士的故事,正是王氏的这种教育,让小小的顾炎武从小就懂得忠君爱国的道理。
2、宝玉,你识得蘅芜苑的薜荔,是我们爱吃的冰粉噻?
3、在秦汉时期,“天”本身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之天,二是道德之天。所以,“天下”也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理的概念,指城邦之外的蛮荒地区;二是文化概念,“天”是天道,“天下”就是天命降衷。由此,“天下”既有空间的地理意义,也有文化的道德意义。据《周礼》记载:“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天下”分为九服,天子居于天下之中——王畿,这是文化最为浓厚、人文最为昌盛的地方。由王畿往外分别是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这九个区域。区域越往外,文化越衰弱,世风越野蛮。从《周礼》的记载可以看出,九服之天下既是五百里一区隔的地理概念,又是文明野蛮逐渐变化的文化概念。
4、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以及各类组织类似于传统社会中“家”“国”这一层次,其在顾炎武天下观的体系中属于有形的构建,但此有形的构建,又为无形的道德发动的突破口。就这些团体而言,其需要知道在天下观的基础上,团体自身具有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使命。由内向外,逐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恪守职业道德、深化团队文化、拓展社会服务:恪守职业道德是天下观在团体中表达的基础模式,即德性发动凸显于团体的基本需求;深化团队文化则是进一步深化团队的使命,比如确立企业愿景、树立未来发展方向等;拓展社会服务则是如实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效,不断扩大团体对于社会建设的作用与影响。
5、顾炎武捋着胡须笑了,说:“你们说的话都对,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不止这些。你们看,老百姓种田有各种经验,这不是口头上的书吗?大自然的沧海桑田不断变化,沉积了一层又一层,这不是大地上的书吗?大海潮生潮落,运转不停,但是谁也没穷尽它蕴涵的奥秘,这不是海水上的书吗?”
6、 顾炎武,人称“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亭林诗集》等。
7、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8、所以顾炎武看到满清依然愿意尊重儒家文化,就认为天下没有亡,只是国家亡了而已。
9、成子,齐大夫,名恒。简公,齐君,名壬。事在《春秋》哀公十四年。(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10、顾炎武是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他认为,其实每一个朝代都一样,如果像上一个朝代一样,灭亡之后只是换了一任皇帝,生活方式和统治思想方式不变,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灭亡。和汉族统治不一样的是,如今还需要考虑满人的生活方式、思想。
11、在秦之后到清末之前,“天下”的地理意义由于在范围上与“国”重复,其地理意义几乎被“国”所替代。但在“天下”的地理意义被遮蔽的同时,“天下”的文化意义则获得了新的彰显。在“天下”的文化意义这一方面,顾炎武做了深刻的诠释,而我们要更好地理解顾炎武的诠释,则必须深入顾炎武的生平经历中去寻找。
12、 在清顺治二年,清兵大举入关之际,顾炎武嗣母王氏听说常熟和昆山相继沦陷,绝食十五日而死。她在临终前告诫顾炎武“我虽妇人,深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目于地下”。有母如此,也难怪顾炎武宁死也不在清朝做官了。
13、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14、人们围住一身灰土的顾炎武,问道:“顾先生,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15、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
16、顾炎武吩咐衍生买来香烛等祭品,在南向的墙边布置好妻子的灵位。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忍不住痛哭失声。随即,他又写了五首感情至深的诗,寄回故乡,作为对妻子深沉的悼念。
17、北上后,他接受了几位朋友的安排,把山东作为自己“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第一站。接着又去往山西、陕西、河北等地。
18、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登高望九州,凭陵尽戎虏。寒潮荡落日,杂遝鱼虾舞。饥乌晚未栖,弦月阴犹吐。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雠在门户。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往往历关梁,又不避城府。丈夫志四方,一节亦奚取。毋为小人资,委肉投饿虎。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19、在分封制、家国同构的背景下,统治阶层是有血缘关系的,故可由齐其家进而影响到治其国;而在处理城邦和天下关系时,涉及的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在儒家看来,这时就需要借助德行的力量来维护统治。虽然人所处的区域不同,但都有公共性的好恶之需求,统治者应该同民好恶,满足民之公共性的所好,去除民之公共性的所恶。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读《大学》“平天下在治其国”时说道:“释治国平天下。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矩之意也。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什么是“絜矩之意”?“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孟子·梁惠王上》)周文王让老百姓制造园林,老百姓非但不报怨劳役繁重,反而都称赞周文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周文王所造的园林,并不是被他一人、一族独享,而是老百姓都能游玩。在孟子看来,周文王就是“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的典范。所谓“絜矩之道”,其核心要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我上面的人如此待我,我很不舒服,那我就不要以上面人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下面的人;我左面的人如此待我,我很不舒服,那么我就不要以左面人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右面的人。为政者能够同民好恶,那么城邦之外的人就会来归顺,这就是《大学》所言“有德斯有人,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有财斯有用”的道理。这种施行仁政之法不仅仅是血缘关系的爱,而是由血缘关系的爱推广至陌生人之间,将心比心,体现了仁爱之横推。在《大学》的文本中,“天下”以地理意义为主,但在平天下的治理中则包含了文化的方式。
20、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谓弒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
21、转眼间,又三年过去了。康熙十九年正月,顾炎武突然接到了一封家信。信上告诉他,妻子王氏已经去世了。他毫无心理准备,十分震惊。双手一阵抖动,信纸落在了地上。衍生赶快捡起来,交给他。看着信,顾炎武禁不住热泪盈眶:
22、对于民国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梁启超写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在唤醒百姓振兴中华,而他这里的天下单独指国家,匹夫指士大夫,责任是特指政治。1898戊戌变法正式开始,变法持续了共103天。这场变法由梁启超带头,在光绪的支持下的一场政治变革。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我国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它在唤醒民族救亡,反对压迫的思想上进行了一场启蒙。
23、本文涉及“家”“国”“天下”三个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说探究与养成个人的道德品性是儒家的内圣之学,那么依据此道德品性进一步处理与家人、国人的关系就是外王之学。“家”“国”“天下”基本划分出儒家外王学的层次,故历代儒者大都对此有所论述。顾炎武的天下观也可以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而这三个关键词,尤其是“天下”,在顾炎武的阐释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24、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25、在阐释“家”“国”“天下”方面,最为重要的儒家典籍为《大学》。《大学》是“四书”之是学习儒学的入门书。据《朱子语类》记载,朱子认为读“四书”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书就像是一部《儒学导论》,平面式地介绍了儒学的大致范围,而其他几部书则是逐层深入,鞭辟入里。
26、一个国家能够长盛不衰,仅在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有一种责任感。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不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到了明末清初,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希望汉室能够兴复,为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命运担忧。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27、在所有选手表演完毕后,周市中学德育处主任张颖老师还采访了在现场观看的部分学生,受访同学纷纷表示,经过15名选手的精彩演绎,他们对于顾炎武精神的理解更透彻了。
28、像他的同时代人一样,顾炎武十九岁就结婚了。元配王氏是太仓人。王家本是江南著姓望族,先祖王锡爵曾于明万历十二年拜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宰辅。王氏嫁给顾炎武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多年来一直未有生养。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四十五岁的顾炎武离家北上,她不便跟随,留在昆山操持家务。
2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30、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31、“我结发的妻子,今天先我而去了……我理应回家去,看你最后一眼,可是国事大于家事,就请你原谅我不能千里奔丧吧!对不起你啊……”
32、顾炎武的天下观,虽然首倡于明清之际,但其观点所包含的义理具有普适性。倘若我们加以诠释,则对于当下的文化建设仍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33、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34、顾炎武的天下观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和他的生平经历有很大的关系。顾炎武经历的国仇家恨,是他深入思考儒家学说的现实契机,从而为他进一步锻造天下观做好了现实准备。
35、(温馨提示)官方网站:www.juooo.com订票热线:0512-69165635剧院地址:苏州市姑苏区校场桥路9号苏州昆剧院周边交通:公交1路;5路;8路;38路;54路;101路;102路;602路;夜1路;夜3路;游4路;游4路长线等到平门站下车,地铁4号线北寺塔站下
36、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7、在顾炎武生命历程的后期,他主要的精力不再放在武力反清,而是要把华夏最好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代。顾炎武虽拒绝参与编撰《明史》,但清廷官员和知识分子在修《明史》的时候碰到一些问题,若以私人身份来向顾炎武请教,顾炎武还是很愿意为之解答的。
38、一般来说,认为这一章讲的是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故事,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甚至可以说,中华传统美德,很大程度上是靠一代又一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物事迹来传承的。比如岳飞,文天祥。
39、顾炎武终于醒悟,自己这一辈子是不可能有儿子了。于是他决定悬崖勒马,立即把小妾嫁出去,同时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去过自在的日子。这时候,他才想起,傅山是给过自己一份医嘱的。
40、康熙五年,顾炎武由汾州来到太原,造访傅山。当时,著名学者朱彝尊、屈大均也正好来拜访傅山,彼此得以相识,进而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五年后,五十九岁的顾炎武第三次去松庄会见傅山,他伸出腕臂,让傅山给自己诊脉。傅山是跟他志同道合的学者,是书法家,也是远近闻名的妇科医生。他说,你虽然年近花甲,却是“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身体依然很健康。凭你的身体,还可以生儿子呀!
41、成功的事情容易彰显功德,失败的事情没有功德可以彰显,于是彰显的只能是道德。
42、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说顾炎武最大的影响不在于他是多么好的一个学问家,而在于他忧国忧民的意识,这是国学传统中的精髓。
43、戏里戏外皆虔诚,“昆昆”用行动实践着文化传承“匹夫有责”。顾炎武的精神指引,“百戏之祖”昆曲的恒久魅力,二者“合体”迸发出的浩荡之情,愿在您心头留下深刻的印记。
44、但是天下,是个抽象的文化概念,是咱们中华民族,以及周围儒家文化圈的几个民族方向性的共同选择,是被荣格称为“文化集体无意识”的那个东西。
45、捍卫文化是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因为文化不是d国设定的,文化是每个社会成员意识形态的集合。所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6、伴唱:邹美玲张月明许丽娜王婕妤吕家男邹译瑶
47、 明天启六年(1626),顾炎武入学成为县学生,开始自己的科举之路,那个时候的明朝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为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也为了所学之才可以报效祖国,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科举考试上,希望依靠科举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此后十年,从不间断。
48、能够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的,只能是咱们自己的某种文化,而不能是制度,也不能是宗教。抵御西方制度的可以是制度,抵御西方宗教的可以是宗教。抵御西方文化的只能是文化。
49、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书当然是纸做的,还能用别的东西做吗?”
50、顾炎武无时无刻不承受着离家的孤寂、“遗民”的苦难、身心的疲惫、不断地别离,而义无反顾地正人心、拨乱世、续文脉、保天下,也就是义无反顾地救护中华文明残存的碎片,续写中国文化华彩的篇章。
51、 顾炎武,字宁人,别称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自幼勤于读书,六岁启蒙,十岁即开始读史。顾炎武对待读书的态度非常恭谨、认真。每读完一本书,他都会认真做读书笔记,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每年的春秋两季,顾炎武都会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他给自己规定每天温书两百页,不温习完,绝不休息,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透彻理解了所读书的内容。
52、 顾炎武以“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为问学宗旨,屡次参加科学不中后,二十七岁那年,他较然放弃科举之路,专攻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与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有关的书籍。有时候,他走到边塞岗亭,就会招呼守岗的老兵一起到路边的酒馆坐坐,向他们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如果与自己先前了解的情况有所不同,他就马上记下来加以探究。
53、 顾炎武公元1613年出生在千灯,在此居住了39年,他的故居“贻安堂”、顾园、以及亭林祠堂如今被归为顾炎武纪念馆。一走进故居的门厅,就可以看到左右两边宽敞的八字墙,豪门气派可见一斑。
54、昆剧《顾炎武》通过“思归”、“诀母”、“惊碑”、“对狱”、“论试”、“问陵”六折,讲述了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客居山西的顾炎武有心还乡,启程时却因年老体弱,摔下马背。临终的昏迷中,他回忆平生:南明灭亡时他面对绝食殉国的嗣母,发下“誓不仕清”的誓言;他因“反清复明”身陷文字狱,却因《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未成而不敢轻生;虽然自己坚持要做明朝遗民,却将唯一的弟子送进清朝“博学鸿儒科”的考场;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顾炎武向少年康熙解读生命叩问:“何谓亡国,何谓亡天下?”……
55、在顾炎武的思想中,“家”是血缘组织,“国”是政治组织,而“天下”是文化概念。一方面,有仁爱、有道德的基础才能建立一个健全的家庭、一个强盛的国家。顾炎武在《华阴王氏宗祠记》一文中说:“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天下”是构成家的组织、国的组织的根本。另一方面,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训会反过来熏陶家庭内部成员的道德,一个国家对人才取士的策略方法也会影响其礼乐教化。顾炎武在《日知录·名教》中说:“今日所以变化人心,荡涤污俗者,莫急于劝学、奖廉二事。”所以,“天下”对于家国,以及家国对于“天下”,在健康的状态下可以产生良性循环。在此良性循环中,“天下”的文化意义具有最为基础的地位。
56、关于孝与义的联系,《孝经·广扬名》有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体现了仁爱的横推。顾炎武在《日知录·巧言》中也指出:“学者宜如之何?必先之以孝弟,以消其悖逆陵暴之心,继之以忠信,以去其便辟侧媚之习,使一言一动皆出于其本心,而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夫然后可以修身而治国矣。”孝和义虽然是不同的德目,但都是由同一个德性为源头。孝是最原始的德性发动,义则是德性发动之后的客观化、普遍化,是德性发动更为理性的表达。但这种理性表达,若没有孝为首发,则又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维持,故孝与义又必然具有内在的联通性。
57、《大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我们不妨先依从《大学》文本来分析一下“家”“国”“天下”的含义,然后再来考察顾炎武对“家”“国”“天下”的重点阐释。
58、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每位选手通过抽签确定表演顺序
59、国,为了方便行文,就叫国家好了。这是一个具象的概念。指的是政权,疆域。这是一个非黑即白,没有灰度的概念。按照顾炎武的逻辑,国家的兴旺,是当官的,是食肉者的责任。在实际运用中,这一条原则也是清晰的。比如说,日本鬼子打进来的时候,沦陷区的老百姓,只要不接受伪职,不做检举揭发等伤害本国的事,滞留在沦陷区生活,并不会被称为汉奸。在当代,一个人只要不是当官的,用正常手段改换国籍,也不会被称为汉奸,卖国,叛国。
60、顾炎武认为,圣人之道就在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论语》的两篇文章。《论语·雍也》载:“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子路》载:“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在顾炎武看来,“博学于文”是指一个人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家的事物、国的事物),了解事物不是仅仅出于知识性的客观要求,其背后更体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对客观知识的了解,不但有助于道德判断的达成,也有助于道德实践的落实。虽然人人先天具有道德判断,能够善善恶恶,但具体针对某件事,如何去善善恶恶,若缺乏对于某件事的客观知识的把握,则很容易被人误导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进一步说,即使作出针对某件事的正确判断,那如何坚持善、如何去掉恶?没有专业知识的帮助,一厢情愿地去推动,也会事与愿违,故博学于文就是要大家认知了解对象的客观知识。
61、 顾炎武故居朝东落西,拥有五进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韵味悠然。经过修缮后的顾炎武故居,包括住宅区、亭林祠堂和墓、顾园三个区域,为千灯明清宅第之首。
62、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63、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64、《军师联盟》给司马家洗白?司马懿和他的后代到底有多黑?
65、天下兴亡间,总有人伦惨剧发生。其间每个人都自带属性,无法逃离,就像对于地球生物地球就是天下,对于中国人中国就是天下一样,若不参与、若不奋起,就如浮萍,未来不可知。
66、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为国子监生,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后,先后依托于弘光政权、佥都御史王永柞、唐王朱聿键、诗社,组织反清活动。扩展资料: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
67、顾炎武一直有一种遗民情结,他曾七谒明孝陵,并以嗣母的临终遗训为由拒绝仕清,他在《与叶讱庵书》中说道:“先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顾炎武这种遗民情节,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嗣母。
68、靳东的故事告诉我们:凹学霸人设可得走点心啊
69、顾炎武出生于江苏,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的斗争,失败后转而致力于学术研究,总结明亡的教训。晚年开始研究古籍,考证经书的真假,并且研究古语的发音。顾炎武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
70、何为天下?从字面来看普天之下,没有地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其实对于天下的理解却各人不同,这也就有了各人的看法和做法差异。
71、五十岁后,顾炎武撰写了《日知录》。他在书中说:“即使是一位普通的人,对国家的兴亡也是应该负有责任的。”直到69岁去世,他都始终坚守民族气节。
72、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73、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一篇文学作品,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孟子所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论断是讲的如何区分社会工作的伦理问题。统治者,被统治者,食人,食于人。
74、另一个学生读过一点历史,就说:“不对,古代有竹简做的书,有丝织品做的书,也有刻在石头上的书,所以书有很多种材料。”
75、离家之后的顾炎武辗转各地,为反清复明而四处奔波。顾炎武这段时间的经历,可以从《剪发》一诗中得到印证,其文如下。
76、 顾炎武提出的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顾炎武故居匾额上的题字“学以致用”,正是他一生学术态度的最佳写照。
77、后来,他的学生潘耒考虑到老师年迈无子,又不能没人照顾,提议把族中的衍生从江南请来,作为顾炎武的嗣子。顾炎武同意了。康熙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十二岁的顾衍生在老师李云沾的陪同下,从江南来到山东德州,在当地人张简可的家里,与顾炎武行了父子相见之礼。这时,顾炎武已经六十五岁了。
78、2019年4月27日,原创昆剧《顾炎武》在苏州昆剧院剧场拉开帷幕。与“名家版”同步创排的“青年版”由昆山当代昆剧院青年演员挑梁主演,通过名家创作、青年传承,以老带新、以老促新的方式,保护、传承、发展昆曲艺术,向观众展现戏里戏外的中国精神。
7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80、▲昆剧《顾炎武》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山当代昆剧院联合出品,借由昆曲艺术向当代观众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无论是弘扬传统文化,还是敬仰先贤思想,都具有积极作用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