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龙场的艰苦岁月,磨炼了王阳明,也成就了王阳明,让王阳明悟道心学,广受门徒,为将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梁日孚有问到,如何在平常的各种事情上做功夫呢。
3、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纪二卷。
4、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在南京骚扰了一年多后,回到了京城。王阳明在这一场危机中,处变不惊,如履平地,一一度过难关。经历了这场危机的王阳明,更加坚信良知,参透天机。王阳明回想这几年经历,心中万千感慨。随后王阳明正式提出“致良知”的思想。良知即本心的发用。如能领悟到天地宇宙的规律,发现本心妙用,则能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定,拥有超于常人的智慧,以此良知应事接物,自能驾轻就熟,无往不胜。
5、著名的“格物致知”的格物是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状态回归到“中和境界”。以便让本来的智慧显露出来。
6、在王阳明所处的年代,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们,基本都是些腐朽堕落、贪婪残暴的人,为了争权夺利而纷争不断,社会上道德败坏,世风日下,明朝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7、字伯安,别号阳明,谥文成。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或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
8、在外人看来王阳明任闲职很好,但是王阳明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而且此时的明朝早已不再太平,各地盗贼四起,地方腐败严重。王阳明在是在这样的蛰伏隐忍中等待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王阳明认为,人生进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术”求胜,以为力量、技巧决定一切。另外一种是以“道”取胜,这种方法讲求一种境界,强调在磨炼中调整心态,去掉浮躁情绪,然后从中悟出能创造、掌控一切的东西:道。(王阳明心学全书)。
9、思维的最佳运行状态就是按大自然的规律特征:自然而为,如果强行控制,则是去干扰反而适得其反。
10、武宗去世后,世宗(即嘉靖帝)即位,江彬等权幸被清除。然而在世宗朝初年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下,王守仁还是屡遭攻讦。嘉靖元年(1522),心力交瘁的王守仁丁忧去职,直至嘉靖六年(1527),因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时任总督征讨不利,才被重新起用。到广西后,他招抚了叛军,又征讨断藤峡。奏捷之后,朝中大臣却“诋守仁征抚交失”,不加赏赐,虽有人为王守仁诉功,世宗仅“报闻而已”。
11、作为一位古代出色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位才兼文武的明代重臣,王守仁的思想事迹自然有值得学习之处。当然,阳明之学终究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中一些思想已不可避免地过时了,但是其中的精华,以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天仍是有价值的。其中最值得讲的,就是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12、译: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能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了圣胎”。时刻把天理记在心里,逐渐达到精美、弘大、神圣的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不断保存发扬开来的。
13、到了杯酒释兵权的北宋皇帝赵匡胤上台,他深知自己是通过武力政变上台的,所以对武力进行强烈的压制,而鼓励文化、文人在统治层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样,儒学又一次作为统治者统一思想的重要工具,再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理学、心学是怎么诞生的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后,他们的思想为统治者服务,而不能从根本上限制统治者。因此当汉武帝穷兵黩武之后,董仲舒用“天人感应”的方法去限制皇权,根本就达不到目的,汉武帝从心底就不买“天人感应”的账,也不认为做了坏事上天会惩罚自己。到了北宋也是这种情况,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大力开展变法改革的时候,儒家的保守派如司马光、程颢、程颐等人被全部贬谪到洛阳,他们的儒家思想也制约不了宋神宗变法改革的决心。有了汉武帝的经历,儒学再用“天人感应”来制约皇帝,肯定会被嘲笑的。于是在洛阳的这帮人,就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了,延伸和升华出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以司马光、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等理学六君子为首的,用士大夫的精神将儒学、道学、佛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的一门新学派——理学,理学就这样出现了,它对当时士大夫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14、王阳明扑南京任职后,早已在南京的一众学生徐爱等人喜出望外,在这些学生中,学生陆澄是个比较重要的人物。陆澄与徐爱是好友,两人都是聪颖异常,早已仰慕王阳明的大名。一天晚上王阳明问陆澄有什么困惑,陆澄问王阳明关于读书如何做到专注,因为陆澄此时真正备考读书,但是很难专注读书,心里一直很苦恼。
15、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16、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形成了三大核心内容,即: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17、译:我不看花的时候,花与我的心同处于寂灭状态。我看花的时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鲜活起来。如此便能知道,花与我的心同在。
18、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19、本书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和政治家王守仁(即王阳明)著作的结集。此次整理,是以《四部丛刊》影印之明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他本。
20、理在自然界表现为自然的规律,在人类社会里表现为伦理道德。人的心里天生的就有理存在,只要能认识到心中的理,人的行为就会符合伦理道德,成为圣人。
21、关于怎么认识理,朱熹说;去格物,格物穷理。王阳明受朱熹的启发,开始了格物之旅,开始去格竹子,格了好几天没有各出理来,反而病倒了,留下了一个典故;亭前格竹。
22、粗算一下,与“王阳明”有关的著作不下十来种。可见这位生活在明代中期的古人,即使在现代也是颇有知名度的。然而,今人对王阳明的了解多是他提出了一个很玄妙的“心学”理论,至于这个理论究竟说的是什么,他还有哪些思想,做过什么大事,人们便多以摇头作答了。那么,历史上的王阳明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呢?
23、现代有物质主义、本能主义,但没有理想主义。
24、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
25、王阳明曾在讲学中说过:“各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超脱世俗之心,排除烦扰,依照内心良知的指引,耐心地做下去,不理会别人的讥笑、诽谤、也不管别人是赞誉还是侮辱,任凭他功夫是进还是退,我只是抱定致良知的主宰,一心做功夫,没有片刻停息,久而久之,自然会有感到得力的地方,外界的一切事情也自然不能扰动自己的内心。”
26、经过王阳明点拨“事上磨炼”的道理后,陆澄深为折服。他便开始练习,但有时候也难免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出现。陆澄冥思苦想,还是觉得其中有些道理没明白,便去请教王阳明。
27、正德十一年十月,王阳明升任督察院左俭都御史,兼任巡抚南、赣等地。一天其故人王司舆前来拜访,两人相见甚欢。
28、同时,正心诚意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则有致曲之功,即在那些小事情上细微之处,也要善于使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与自然相合,调整自己的观念,心态,使其达到非常真诚的状态,合于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就像瀑布一样,经管瀑布极高,水流湍急,对人有一种无形的影响,但我们能放开自我,使之不起杂念,完全与天地融为一体,就能体会到“诚”的境界。
29、实际上,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经过许多磨难,只有以顽强的勇气,明确的方向,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有经历千锤百炼,心灵才会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一个飞跃,进入全新的天地。
30、圣人教人做修身的学问,必须在平常具体的行动和感觉上下功夫,即要抓住内心美好的、本能的、自然的反应,不断培养它,方才可以称之为“真知”,不然就是不曾知道。
31、佛洛依德认为,从口误到宗教经验,凡此种种,都深深根植于性本能和攻击的欲望中,潜意识的动机使人们成为了自己潜意识的奴隶,尽管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但是,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深嵌在意识之中,人们在不自觉中被潜意识支配自己却全然不知。
32、“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粗精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33、王阳明看到瀑布说道:老子曰:上善若水,瀑布虽然壮观,这潺潺溪水却禹有至理。日月的光明,会照射到任何能容得下光线的地方,而流水则需要把那些坑坑洼洼填满才能继续流动。我们做学问,也是这个道理。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地去治学,方能有所成就。
34、然而到了嘉靖末年,“阳明学”已经成为当时儒家学派的显学之王学门人徐阶官至首辅,王守仁也于万历年间获得从祀文庙的待遇,成为“先儒”之一度与朱熹平起平坐。此后,学者对王阳明的评价更多地指向其学说的价值和影响,而其生前事功反而略而不谈了。那么,阳明之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说,其本末源流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35、在青年时期,王守仁一度服膺朱熹的理学。十七岁时,他到江西迎娶妻子诸氏,次年同归余姚,路经上饶,拜谒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向他问学。娄谅不仅授以理学中的格物之说,还勉励他“圣人可以学而至”。王守仁回到家乡后,除潜心于经史之外,还学习宋儒正心诚意之法。他本来是“和易善谑”的性格,从此也就“端坐省言”起来。及至中浙江乡试后,随父入京,在京师遍读考亭遗书,依朱熹的指导治学修心。
36、正德十四年,做了多年准备的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王阳明主持平叛大计。用兵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之兵,即伐心之道,攻心为上,强调在无声无形中瓦解敌势,解决敌人。王阳明熟读孙子兵法,用兵如神,深得此道。他的用兵是:奇正相生,动静相宜,虚虚实实,变化无穷。他用反间计拖延了宁王出兵南昌的时间,并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时间,准备出兵平定宁王叛乱。
37、首先,这个不是什么职业技能或技术,需要你有什么基础。
38、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39、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uvGCD6JilLnMCb0MgtvA提取码:RUMW 书名:王阳明全集
40、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41、王阳明的学生陆九川在游览通天岩的时候问起老师,如何才能达到心中没有杂念的境界。王阳明解释,自己的内心宁静就是不动心,就像鸟儿飞过不留痕一样,心不为外界事物所动,让心处于正确的态度很重要。但恐惧的念头是出自心之本体,是活泼泼的,此正是天地运行之机的生生不息之处,所谓上天赋予人的命运,永不停息。
42、外在的显意识属阴,内在的潜意识或者无意识属阳。它们相互转化需要一些条件。就是要求注意力集中到一定程度,淡化意识,放松自我控制,把平常由显意识控制活动的状态,慢慢转换为由本能(潜意识)自动支配自身活动的境界,从而进入超自然的状态。
43、心灵的强大不在乎征服外在的事物,而在能不能认识那个真正的“自我”。
44、所谓欲速则不达,最佳的办法就是将心放开,把自我化掉,融入所做的事情中,与天地同呼吸,与自然共命运,在物我两忘的状态中去做,反而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45、“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46、王阳明回答,我们的意念出自本心,本身就是善的,不需要去恶。我们现在所谓的志向,按照字面理解就是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就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愿,这样才有持久的动力。
47、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对世界和他人的抱怨,让内心平静,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一个人内心才能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把事情做到最好。
48、要读阳明之心学你心理得有所准备,心胸一定得开阔。
49、译: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50、(弘治)十年丁巳。……是年先生学兵法。当时边报甚急,朝廷推举将才,莫不遑遽。先生念武举之设,仅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能收韬略统驭之才。于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每遇宾宴,尝聚果核列阵势为戏。
51、王阳明解释说是平时德行不足,所以导致害怕鬼怪。王阳明还通过一个故事给马子幸讲解了,参透生命奥秘的圣人,内心淡泊,无求于世,对心灵有深刻的洞察,也就部位荣辱得失所迷惑,更不为生死所拘。在他们的心中,生死一如,万物平等,一切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52、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53、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54、我们不要有意将善恶加之,善恶之分全凭天地自然的规律而行,不要去又着了一点私心杂念在上面,这样心无所滞,事过不留,即与不曾好恶一般。
55、王阳明说,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心性之道,无形无象,令人难以捉摸,属形而上之学。欲修身养性,必从具体之事入手,此乃下学而上达。
5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57、就是形容王守仁的。自号阳明子,世称王阳明。
58、王阳明和众人静坐参悟,体认良知,很多僧人和前来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原本只讲几天的课一直讲了一个多月。
59、王阳明曾说自己:幼少不知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阳明有“五溺”: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教;
60、26岁时,王阳明半路出家,开始学习兵法,精研各家兵法秘籍,已达到出神入化境界。
61、良知之说,发源于孟子“四端之心”,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
62、萧惠接着问什么是生死之道,王阳明说:知道昼夜的规律,就参透了生死的奥秘。
63、好玩的国学:王阳明是典型的儒家学者,是深受孟子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孟子坚持认为,人的本性善,人人心中有善端,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而王阳明的致良知,其实也是孟子思想的升级版。王阳明认为,人人心里都有“良知”,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潜质。不过,世间大多数人的“良知”被自己的偏见妄见所遮蔽,自己并不知道而已。所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认识你自己!相信你自己!
64、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65、五经:《诗》以“温柔敦厚”为教;《书》以“百王心法”为教;《礼》以“亲亲尊尊”为教;《易》以“穷神知化”为教;《春秋》以“礼义大宗”为教。
66、王守仁不否认现实中某些认知与行为的脱节,但他认为这是因私欲作祟导致,不是本心,人的本心是知行一体的。而他又特别强调“行”,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是因为当时士风衰薄,能言不能行者众多,王守仁认为急需豪杰之士起而倡之,昌明学术,振作士风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