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一点,从罗素那里也可以得到证明。他在《西方哲学史》中说,黑格尔的哲学是从中国的"纯粹存在"到"绝对理念"的进步。然而,"黑格尔对中国一无所知,除了它的存在"--虽然尖刻,但却是事实。那么,黑格尔是靠什么来评价中国哲学,赞美老子孔子的?靠的是法国人雷穆萨的一些书。雷穆萨(1788-1832)是法国汉学家,他出版了介绍性的《孔子与四书》,翻译了《中庸》,部分翻译了《老子》,并介绍了《周易》。黑格尔对老子和孔子的上述赞美和批评都是来自雷穆萨,经常整段整段地引用。他的《哲学史讲义》的中译本在注释中明确标出,供有兴趣者查阅。
2、老子思想最深刻的部分表现在他提出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对立概念,如大小、高下、祸福、有无、刚柔、正奇、曲全、枉直等等,并把万物变化的原因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第二章中就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并明确指出:“多易必多难。”老子并没有停留在玩弄概念的相对性上,而是由此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指导原则:“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特别是脍炙人口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看到了事物物极必反的规律。
3、同样,黑格尔对于《论语》的诟病其实是从片面眼光看待,他只看到了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却没有看到儒家思想积极影响。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只有中国存在了数千年,且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儒家思想对于皇权的巩固以及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若没有儒家思想的存在,恐怕古老的中国也随着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一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黑格尔对于老子评价)。
4、孔子在《论语》中多番强调人际交往,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任何一则道理拿出来都使后人受益无穷。但黑格尔不这么认为,黑格尔认为《论语》中所记载的道理,其实不过是人最基本的道德,而这种道德可以概括为常识,乃是社会之中普遍存在的,这一点并不能算作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5、老子的“道”,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样,是世界的本源,其他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
6、向老子取经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其他旁的都是枝微末节,不必太放在心上。(黑格尔对于老子评价)。
7、若是一家之言,的确可以一笑而过,而且中国的学者也可以使用儒学在五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所创造的成就来反驳。但是黑格尔这一次提出的论据证据句针对儒家学说的弊病,而且儒家学说在社会上所造成的危害也是显然可见,这些都是铁铮铮的事实。以至于现如今,即使有人不服气,认为过分贬低了儒家思想,但是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黑格尔的谬论。
8、老子乃至道家学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给孔子的“理想国”开辟一个精神逃脱的小路。孔子的现实世界实在是太刚性、太无聊、毫无生气、毫无创造性的地方,从肉体到精神完全束缚在极端虚伪、极端压制的繁文缛节当中。为什么要这样?只是让皇帝保住他们天下的稳定,各级官吏完全处于高度的紧张戒备状态,即便如此,仍然免不了贬官甚至杀头的下场。一旦被贬,官员们就可以在道家学说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不是纵情山水之间,就是舞文弄墨,或者学神仙。在这方面,道家是灵魂一个很好的出口。
9、学术界主流的研究把老子出生的年代基本定位在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1年之间,正值春秋末年战国初年。
10、老子由这些论述得出他特有的实践原则: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1、大多数人偏爱道德经的原因,不是为了研究老子的生平,而是从中汲取营养智慧,来帮助自己的人生道路,学习大道法则,以德力来改变命运,听从智者的建议,返璞归真回归人性的本来。
12、黑格尔指出,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一种臣服,讲究君权至上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曾深刻讨论过君臣以及父子、兄弟之间该有的义务。但是在封建社会,这种所谓的义务,却是被迫进行,并非是人主观意愿的表达。孔子虽然致力于将世人塑造为圣人,以维持社会的稳定。但是孔子的思想是一方面,世人所追求又是另外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却恰恰为帝王提供了相应的工具,成为奴隶百姓的最强枷锁。
13、举个例子,著名思想家尼采和黑格尔都曾经赞叹过道德经中的思想深度,大文豪托尔斯泰也赞叹过老子超脱的思想,尤其是日本的很多作家,都拜读过《道德经》,其著作也显而易见地体现出老子的思想。我相信随着时代推移,老子的思想会被更多的人吸收敬仰。
14、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15、首先要从《道德经》本身的强大魅力说起。纵观古今中外,老子的超脱思想是很稀有且稀缺的,这样融会贯通的深思在中国都很难被理解透,可见其思想的深邃了。
16、还有一种解释,就是道教的“道”。道教,和道家不是一回事。道教信奉老子,但已经和老子的思想相去甚远。道教的“道”,也没科学证据能够证明其确实存在。
17、不管是老子的“道”,还是道教的“道”,或者是其他的什么“道”,只要是科学不能证明其存在的,就不能认为其存在,更不能认为其是万物的本源。
18、“奈何以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乘,为古代的四匹马组成的兵车,万乘的字面意思是指的就是一万部这样的兵车,有学者据此推测,当时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有此实力,就把老子的出生年代,推到了秦朝秦始皇时期,这样的错误,错的有点离谱,也是因为不了解老子主旨思想。
19、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
20、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当他第一次看到中国《河图洛书》拉丁文译本以后,惊呼“这是一个宇宙最高的奥秘”,连连称赞中国人太伟大了,当即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辩证法”。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的伏羲黄老学说,才是真正的辩证法之父。
21、老子乃至道家学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给孔子的“理想国”开辟一个精神逃脱的小路。孔子的现实世界实在是太刚性、太无聊、毫无生气、毫无创造性的地方,从肉体到精神完全束缚在极端虚伪、极端压制的繁文缛节当中。为什么要这样?只是让皇帝保住他们天下的稳定,各级官吏完全处于高度的紧张戒备状态,即便如此,仍然免不了贬官甚至杀头的下场。一旦被贬,官员们就可以在道家学说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不是纵情山水之间,就是舞文弄墨,或者学神仙。在这方面,道家是灵魂一个很好的出口。
22、《老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可能超过《论语》,但在中国,当然不如《论语》。总的说来,《老子》与《论语》几乎完全不同,却相互补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则是在野派。在野派也有他的势力范围,所有非正统的思想都集中在其麾下,把《老子》奉为祖师爷。最典型的是道家以及东汉形成的道教。
23、其中英国的汤恩比曾专门在中国学习易经和其他传统文化,对易经以及中医等理论深入研究。他认为阴阳观念是宇宙发展的规律之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利用阴阳平衡可以解释很多社会现象。
24、同样他希望能够在自然和社会思维发展的过程之中找到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但是老子却认为天地人道都是非常复杂的,人才是主体,也只有人才能够把天地道合而为所以说他强调人才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老子强调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互生互化,二者是超越善恶的。
25、出处:出自于道德经。《道德经》是哲学著作。至今广泛流传,迷人、有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扩展资料各界名人对老子的看法:
26、而且黑格尔认为,既然孔子为哲学家,那么在他的著作以及观点中就应该有思辨的东西存在,但是黑格尔很遗憾的说道,孔子身上并没有这种特质,反而更多的是作为圣人最基本的规范。而《论语》与《政治义务论》相对比,《论语》所记载的只是非常片面的道理,相反,竞争对手《政治义务论》稍高一筹。
27、翻译是他们的,研究是他们的。你拿黑格尔说事不以为耻,这样的研究风格,有点大失自己的名声--显然是一种"学术不端"。怎么能证明只有思想的碎片被后人转述呢?孔子的道德观再普遍,也是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个时候,你们黑格尔的祖先在哪里?难怪罗素也不喜欢他的脸。
28、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道的本原说。《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为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一切由道生成,“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有人认为这里的无即是道,它是精神性实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这种恍惚的道即是观念。
29、老子的《道德经》传入德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影响力甚为深远。从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后,《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30、老子在道德经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万乘也同样是在形容多到不计其数的意思,切不可拘泥于字面,错解了圣意。
31、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道的本原说。《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为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一切由道生成,“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有人认为这里的无即是道,它是精神性实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这种恍惚的道即是观念。
32、老子由这些论述得出他特有的实践原则: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33、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
34、黑格尔对孔子不感兴趣,但对老子还夸了几句。大概是因为老子的“道”和了他的口味儿。
35、德国威利贤翻译出了德文版的易经,以易经的概念可以给人人类很大的启示,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
36、他说的“道”,与黑格尔哲学说的绝对精神非常相近。
37、《老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可能超过《论语》,但在中国,当然不如《论语》。总的说来,《老子》与《论语》几乎完全不同,却相互补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则是在野派。在野派也有他的势力范围,所有非正统的思想都集中在其麾下,把《老子》奉为祖师爷。最典型的是道家以及东汉形成的道教。
38、孔子在世之时,儒家学说讲究以人治国。在当时的条件下,儒家思想确实是将军与子民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儒家思想专为皇权而服务,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初心。黑格尔正是从这么一点出发,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最大的批判,而中国学者之所以不能反驳,确实是因为,在历朝历代之中,儒家思想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本质。
39、黑格尔认为真理即是上帝,将人的精神归结到上帝的思维和方法。其任务为神可以指引大家辨别善恶,而人和神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无法去分辨善恶的,只能依靠神的指引,这其实是由于他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所以说便将人的精神回归到了上帝的思维和方法,将上帝的指引称之为是真理。他所提到的绝对精神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并且认为万事万物的更替以及其进展的过程就是绝对精神的本身。
40、规律,严格来说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发展变化过程既遵循的规则。这个规则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因此才可称为“规律”。
41、老子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诸侯国之间分分合合,老子一定是战争的亲历者,所以他在经文中多次提到了战争。“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42、老子思想最深刻的部分表现在他提出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对立概念,如大小、高下、祸福、有无、刚柔、正奇、曲全、枉直等等,并把万物变化的原因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第二章中就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并明确指出:“多易必多难。”老子并没有停留在玩弄概念的相对性上,而是由此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指导原则:“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特别是脍炙人口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看到了事物物极必反的规律。
43、黑格尔的言论并没有作假,其中他所指出的儒家思想的弊端也的确存在,并且危害到社会的一定根本。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论语更是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虽然其中不少人将论语进行诟病,但仍然没有影响其在中国的地位。数千年来,《论语》一直处于神圣的位置,而中国的学者更是人才辈出,这恰恰说明了《论语》便没有黑格尔所说的那么不堪。
44、虽然不敌四大名著,但儒学也是被当今学者放在圣坛上的作品,中国的哲学巅峰便是儒学。但是中国人对儒学的捧高,在西方国家看来并不值得如此。尤其是西方国家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多次提出批判儒家思想的言论。
45、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老子的“道”,讲的是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并不是万物的本源。如果从这个角度说,“道”就是存在的。
46、黑格尔认为,因为个人没有独立性,是国家以及帝王的附属产品。所以,在西方国家普遍崇尚的宗教之中,中国子民所依赖的更是自然的宗教。而在当时老百姓的观念之中,帝王便是天,便是这自然宗教的主宰。因此,他们所信奉的也只有帝王,这正好与孔子的道德学说不谋而合。
47、再者,这部著作对很多名人的创作也有所帮助,很多思想家和作家都坦言受到过老子思想的洗礼。
48、黑格尔对中国哲学,包括老子、孔子、易经并不了解。他没有自己研究过,只是看过一个法国汉学家写的书,于是就在课堂上开讲了。
49、莱布尼兹对辩证法的论述深刻地影响着伊曼努尔·康德,使康德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成为辩证法的奠基人和阐发者。而黑格尔师承康德,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将老子所说的“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哲学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理论新奇,论述动人。黑格尔研究每一个命题,都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阳)反(阴)合(中)的三维形式,创立了三段式解读法。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把老子的“道”视为人们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
50、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了。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明老子的“道”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