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101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4-04-15 11:29:07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101句精选】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出自亨欲之格物,比如一个人想了解外国的信息,看看外国人对某个新闻如何评论的,就需要学习外语,这个学习外语的过程亦可谓格物致知也。一个人想如何说服别人,则学习演讲辩论之技巧,此可谓出于亨欲之格物致知也。

2、建国后不提倡思想境界的提升,知识越多越反动,再加上去四旧,去糟粕,思想完全断层了,导致我们对悟道的理解仅仅变成羽化飞仙,降妖捉怪。改革以后专注搞钱,有钱以后专注许愿,所以有钱就成天理了,人就成功了,佛教变成许愿池了,什么哲学思想去一边了,少林寺都专注搞钱。

3、龙场悟道把这个高度提高到没有什么天理,所有的天理结果都是人类的欲望引导的,人类的欲望就是天理,如果没有欲望,就不存在天理,让人在悟道的时候把专注天理改成专注人欲,你为什么爱你的妈妈,因为符合天理?不,只是符合人欲,爱父母是人性,所以天理就是爱父母,仅此而已。

4、而知行合就是心理合一的另外一种表示: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良知真光明者,必有行动,必能呈现出天理。

5、  被王阳明当作行的那种知,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意”(意向或意图)。试看下面这段话:

6、  王阳明区分意与诚意,知与致知,从他对诚意和致知的解释来看,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将它们都理解为实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7、再一层意思,不体现在生理机制快乐机制上的知,不承认其为知;只有能体现为生理机制的知,才承认其为知。

8、再如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的原意仍旧是想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但实际上却仍旧适得其反的在承认知和行是不同的两码事,“知”既然是行之始,那么这个“行之始”和行本身显然就是不同的概念。行既然是知之成,那这个“知之成”和最开始的知也显然不是同一回事了。说穿了仍旧是表明“知”和“行”殊而非一。更何况这话其实本身也值得商榷,我们反过来说其实也成立“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

9、举更现实的例子。物理学家有的擅长于理论,有的人擅长于实验。这种能力类型的差别是存在的,无视这种差别是不科学的。如杨振宁就坦诚他不会做实验,他动手做实验就有问题。假如硬要说某个理论物理学家,他自己不能做试验,所以他的理论一文不值;或者某个实验物理学家,他不能自己发明理论,所以他的实验一文不值,那显然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当然,理论上和试验上都有建树的科学家也有很多,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全才,否则结果只能是束缚限制科学的发展。科学是如此,人类社会其他领域的知行关系也是如此,无视差别,无视分工,只能是一种高调空谈,在实践上也必然造成有害的后果

10、  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妨碍了知指向行?又如何用功?王阳明的回答是:是私欲阻断了知指向行。要用功,就要在意念上实实在在为善去恶。

1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2、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13、这句话,确切的说不是出自《易经》,而是出自《易传》的《文言》篇,前文已经考证过,楼宇烈先生认为《文言》反应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4、本能的力量是威力无比的,是人类最厉害的力量。吃饭,人人都自动自发的吃,美色,人人都发自真诚的去喜欢,这就是本能的力量,不需要外力。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把遮蔽的良知这一本能恢复,创建伟大事功的一门行动哲学。

15、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前面有“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两句,表明它们在意思上是关联的、相近的。所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知指挥行,行执行知。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知是行之始”的话,那么,它的意思无非是说:“行”由“知”指引,既然行动的指令是从“知”那里出来,因此,可以说,行始于知。这里的“知”更接近“指令”、“决策”系统。不难看出,它实际上就是“意”(行动的决心或意向)。换言之,当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他所要表达的也非常接近于“意是行之始”,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行动以知识作为基础”那样的意思。那种观点恰恰是王阳明所要反对的,他这样说:

16、平和县长乐乡,这里是闽粤交界的漳州南部山区。翠林如海,苍黛凝重,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还有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心归平和,此情此景,正印证了这个地名的含义。

17、悟道以后的王阳明实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理想。在37岁之后他的三立才能够彻底地实现的,所以我们说他的现实层面上的成功,实际上就是他圆融成策的思想的附产品而已。他真正的成功的产品其实是他自己,他融汇了儒释道,儒家、佛家、佛家主要说的是南宗禅,就是六祖慧能创立的南宗禅,还融汇了道家思想。他超越了生死,修炼出了不动心,创立了心学,所以我们认为他最成功的是这些,他的军事上的成功只不过是他顺其自然的一个附产品而已。

18、但说知行分殊并不排除某种意义上知和行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或者体现在某种不断逼近的趋势。或者体现在整体全局的角度上。

19、▲昔日漳南战役长富村山寨遗址(今平和县长乐乡)

20、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21、也正因为此,湛若水将阳明之格物直接解读为“正念头”,并有所批评,心学门徒黄宗羲亦认可这样解读,只是不同意湛若水之批评也:

22、上图之所以要在由性前面添加经济基础是因为由性固然是基于人固有之气禀而发,但若无合理之经济基础作为保障,则五心也会窒息枯萎,使得人之格物停留在低层次上。故由性前面还需要加上一个经济基础。

23、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24、  在王阳明那里,知行之间并不存在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相对固定的界限,当我们还在困惑于为什么他将平常归为心理活动而非客观行动的“好恶”纳入行的范畴时,王阳明走得更远,他径直宣布,“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

25、据《王阳明全集》实录,王阳明最初向朝廷奏请设置平和县时,所起的县名并不是“平和”,而是“清平”。到了第二年,依“县名须因土俗”之律,才将县名起为“平和”。“平和”县名的起名之意是因为县治所在地“平河”的谐音而得。有专家分析,之所以不直接用“平河”,是因为王阳明精通儒、释、道,深知其精髓,了解中国的儒、释、道思想中都含有“和”,以“和”取代“河”就顺理成章。

26、我们知道驿,驿站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这个邮电,在邮电站可以有住宿,他还管政府招待所这样的工作。当时,由于王阳明被贬谪,所以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了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但是刘瑾并没有放过他,在路途上这个刘瑾派人追杀,王阳明当时伪造了跳水自杀现场,才逃过一劫。但是回到家,见到他父亲以后,父亲还是建议他,尽管刘瑾要追杀你,但是你是国家的公职人员,你还得去上任,所以王阳明后来就继续就到了贵州龙场去上任。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8年,37岁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正德5年初,王阳明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知县。8月的时候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勇设计除掉了,王阳明随即就被召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所以就回到了北京做京官了。正德11年也就是公元1516年到正德12年,他平定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的暴动。正德14年,王阳明镇压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嘉靖元年也就是公元1522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志。在这段时间里头,就是在他回到浙江的时候,在54岁的时候他就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和余姚这一代创建了书院,宣讲他的心学,而且在天泉桥留下了心学的四句教法。这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非常著名的四句教,也是他晚年思想的重要结晶。到了嘉靖六年,也就是公元1527年,他奉命平定广西思恩和田州的暴动。嘉靖七年11月2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船中。

27、这段阳明师生之间的问答就如同有毒瘾的张三问李四如何戒毒,李四说“你要知道吸毒不好”,张三说:“我知道吸毒不好,但现在问的是怎么戒毒?”李四说“你既然知道吸毒不好了,还问什么,吸毒不好明明白白,你不肯用功戒毒还有什么可说的?”

28、不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能引起许多困惑的,而这种困惑很大程度是因为王的理论本身并未做到自洽。

29、山虽无言,然非无声。在这个打响漳南战役的土地上,那幽邃的山谷犹如仁者的虚怀,林涛阵阵,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激荡着智者的哲思。

30、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的概念,第二年,他到贵阳讲学,所讲的却是“知行合一”。

31、那么最后我们来看第四个问题,就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哪些启发?首先第一个知行合一有三个方面是对我们现代生活是有启发的。第一个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王阳明说的“良知”其实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就是你作为一个知识精英作为社会精英你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良知”也好,“致良知”也好,它的所要追求的,全部都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要这个完成我们的人生理想,完成我们的人生的实现我们的人生志向。第二个方面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是高扬思想的自由创造的本性,使心灵对万物的感知、理解始终处于活泼生鲜的状态。第三个方面就是,知行合一告诉我们的就是要身体力行,死而后已。所以我们中国历代的志士仁人,比如说林则徐,比如说这个左宗棠比如说毛泽东,都是这样,他们都是身体力行,死而后已,比如说林则徐他就有这样的话,叫“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毛泽东也有“惟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他们不仅是说了而且身体力行,一直把自己的生命然后燃烧到最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明朝中后期的这个当时的社会的风气,影响了明朝中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做好全面深化改革,都有很重要的启发作用。我们应该从王阳明的思想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把他的那些糟粕给去掉,对他的思想做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

32、“盖先生之论理气最为精确,谓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闢,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由著复微,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民之日用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千条万绪,纷纭胶轕,而卒不克乱,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

33、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34、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创立了心学,他龙场悟道的创新意义是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他通过强烈的独特的巅峰体验,巅峰体验说的是心理的巅峰,以道家和禅宗直觉顿悟的方式,完整准确地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重新表述了一遍,这是第一个创新的地方。

35、但一般所说的知行合并不是这样来理解。而是有一些知,其能映射为某些行。比如某些情况下应该做某事,或者做某事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其本身为知,但其内容所涉及的某事则是其对应的行。自己思考产生了这样的知或者通过读书上课具备了这样的知,这是知的生产或接收,这思考、读书、上课本身也是行。但这个行和这个知所指涉的某事显然不是一回事。按照这个知,实际做了这个事,然后才说知行合一。在没做之前,知和行是分开的,接收或产生这个知(读书思考)的行和这个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是不同的两码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和“行”是殊而非一。

36、  门人有疑知行合一之说者。直曰:“知行自是合一。如今人能行孝,方谓之知孝。能行弟,方谓之知弟。不是只晓得个孝字弟字,遽谓之知。”⑤先生曰:“尔说固是。但要晓得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⑥

37、日本现代有一个很著名的企业家,叫稻盛和夫,他之所以能够完成那么高的一个成就,成为叫日本的经营之圣,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日本著名的倒幕英雄西乡隆盛,而西乡隆盛就是阳明心学的忠实追随者,西乡隆盛曾经就说过“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稻盛和夫实际上是通过西乡隆盛的这个他的这个训诫,也就是他的训诫后来这个编篡成册,叫《南洲翁遗训》。稻盛和夫说,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然后从这里头汲取这种精神养分。换句话说,稻盛和夫事实上是通过西乡隆盛接受了王阳明的心学的思想。王阳明认为,“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培其养其心”。稻盛和夫说人类是积极崇尚真善美的,那是因为人类心中存在着具备真善美的出色的自我,正是因为心中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不停地追求。王阳明的思想其实对稻盛和夫影响非常大。稻盛和夫说,在高尚的思想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稻盛和夫的思想的翻译者和传播者,曹岫云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思考是人的显意识在发挥作用,如果你怀抱善念,针对某一难题日思夜想,你的愿望就会深入潜意识,在不经意间,潜意识就会突然给你灵感,使问题瞬间解决”。稻盛和夫当时他之所以能发明这个美橄榄石实际上就是这个曹岫云说的,就是他因为每天都在想着这些问题,所以某一天忽然这个伴上了这个松香纸容器,在这个时候一下子获得灵感然后发明了美橄榄石。在这种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像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及王阳明在这个擒拿了平定了这个朱宸濠叛乱之后,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的时候,他提出的“致良知”的思想,跟这种顿悟这种直觉是非常像的。稻盛和夫在《活法》里头有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非常像王阳明的这个思想,他在《活法》里提出“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这明显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翻版。王阳明思想对这个近现代的影响我们就简单地介绍到这,上面就是我们对王阳明的基本思想以及对近现代的影响。

38、能说明此弊端者,莫如《传习录》中这段内容:

39、人类的气质之性所涉及的气禀样本空间中,绝大部分气禀既涵盖动物性的本能欲望,又包括泛性之端的五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好奇之心、创乐之心,还包括后天习得之知识理性基础上延伸而来之行为机制。

40、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倘若知行合一真如此,那王阳明不可能靠它创建那么大的事功,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粉丝也不可能多如驴毛。

41、  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15)

42、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43、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44、九峰镇卷仔粿、碗膏粿、香片糕、白皮饼等特色小吃众多,同时,九峰也是蜜柚、白芽奇兰茶叶的重要产地。

45、天地一元之气,流转运行,无一息之停,此为纷纭变化之物质现象也。阳明所谓主宰者,即天理也。人得天地之气而生,心也是气的基础上而成,仍旧是物质之心。心学中代表客观物质的是气而非物,此一元气论基础上形成的强调人之主体性自觉性的体系与一般西方所谓唯心主义还是有所区别。

46、毛泽东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他的继承、扬弃和发展,是非常地明显的。

47、阳明所谓的“物”是人的意识涉着之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曰:“心外无物”,心如何,意识如何,就决定了你所看到的物是如何。

48、一层意思是不落实为行的知,不承认其为知,必须落实为行的知才承认其为知。

49、这句话应该是对《易经》坤卦六二爻的进一步阐释:

50、后者主要体现那些本身就属于分工的领域。科研、艺术、工程、娱乐、政治、经济等等。在这些本来就需要人类分工合作的活动领域,对个体来说,知行不必合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特长,有的人长于知而短于行,有的人长于行而短于知,应该让长于知者尽其知,长于行者尽其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而不能因其所短废其所长,使得短于行而废弃其知,短于知而废弃其行。空谈知行合结果往往是知不成知,行不成行,徒然蹈空践虚而已。虽然对个体而言,知行不必合但从全局整体而言,因为不同人之分工合作,知行却自然实现了合一。

51、  所以在这个时候,“致良知”的思想它的内容更加地深厚,深刻和厚重,它的境界也就更加圆融无碍。王阳明说,他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致良知”事实上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在这个时候。平时你可以愤怒但是到这个时候你不能愤怒了,平时你可以这个忧惧失措,在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平静要安宁了。所以在这个时候,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所以王阳明说,“良知”之说,是从百死亡千难中得来的。“非是容易”就是当时他把朱宸濠平定之后,在这个时候他的盖世之功不但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和嘉奖,反倒遭到这个宦官在皇帝面前恶毒地诋毁,进谗言说他暗结宸濠,说他目无君上,说王阳明跟朱宸濠是有勾结的,说他也要造反。当时王阳明是受到了这样的一个屈辱,已经处于一个很可能上面有一把剑,随时都可能掉到他脑袋的情况之下,随时都有杀身灭们之祸的时候。他曾经在给他的学生的一封信里头讲到,他说“彼此但见微有动气处,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互相规切;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道发扬时,便翕然收敛得;愤怒嗜欲正沸腾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然之大勇者,不能也”。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是这种极其危险,极其困难的处境之下,得以提出来的。“然见得良知亲切时,其工夫自不难,缘此数病良知之所本无,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良知事实上是一种人生的人格,心性达到最高程度最高境界时候的这样的一个境界。只要达到了良知境界的话,前面的所有的那些问题惶惑、惊恐、然后愤怒等等全部都已经消失了。是因为“缘此数病良知恩之所本无”,本来你只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你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只有在“良知昏昧蔽塞”的时候当你的良知被堵塞,被遮蔽的时候你就会有那些负面的东西。“若良知易提醒时,即如果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这是他给他的一个学生一封信里头他所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晚年的思想,事实上就是对他的知行合一的升级版,是他人生境界达到了最圆融无碍的一种状态的一个表述。

52、先生说:“你这样的理解反而是背离了古人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如果能够领会,只要说到知,行便包含在里面了;只要说到行,知也包含在里面了。古人之所以将知和行分开来说,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类人,懵懵懂懂、任意而为,完全不加思考,只是任意妄为,因此才要提出知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做得恰当;还有一类人,整天空想,不肯切实躬行,全凭主观臆测,因此才要提出行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知得真切。这是古人不得已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说,如果能够领会真意,只要一句话便已足够。现如今的人却将知与行分作两边,认为必然是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如今我若只是讲习讨论如何去做知的功夫,等到知得真切之后才去行,必然会导致终身一无所成,也终身一无所知。这不是小病小痛,而是由来已久。我今日提出‘知行合一’,正是对症下药。但‘知行合一’的说法也并非我凭空杜撰出来,而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即是如此。如今你若能明白我为何如此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两回事也无妨,本质上则还是一回事;如若不明白我为何这么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说些无用的话罢了。”

53、 “知”为意之体,“物”为意之用。“格物”之“格”作“正”解。“致良知”即是“诚意”,“格物”也是“诚意”。“致良知”是“诚意”之体,“格物”是“诚意”之用。致良知是知行合格物也是知行合一。

54、如果用数学知识作为例子,对某个数学分支的概念和定理完全不了解,可谓无知。通过上课或看书知道了一些概念和定理存在,但对这些概念的意义,定理的证明没弄通,可谓虚知。经过深入的独立思考,完全理解了概念的意义和定理的证明,可独立推导,可谓准知。真正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其他科学分支,可谓真知。

55、最终,我们还是要星辰大海的,道无止境,让你活的舒服点而已。恰巧你有能力普渡众生,别犹豫,普渡众生吧!

56、罗钦顺与心学敌对,黄宗羲为此段赞同罗钦顺之气论,实可代表心学观点。阳明本人亦曾曰:

57、王阳明到了这种状态,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呢?“学问功夫与一切声音利嗜好,具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滞,便于全体有未来融释处”。他说如果你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已经不在乎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有生死,这个时候的念头只要还有一丝一毫还留在你的心里头的话,你还没有达到这种最圆融无碍的状态。他说“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因为人的生死的念头是从你一出生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的,他是一种最顽固的思想,念头,所以很不容易,把它的超越的。“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王阳明的“致良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个是第二个方面,就是他的这个“致良知”之说。

58、知的生产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知的原料生产,一类是知的加工生产。

59、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60、由此可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理论,它是我们的一种本能,这本能就是良知。它知道美色是美的,知道狗屎是臭的,知道危急时刻,我们该如何快速做出决断。

61、所有的道,都归于普渡众生,所以钱多钱少的不重要,恶财太多必被反噬,散财卫道才能保平安。

62、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63、利欲者是和保存自身肉体相关之欲望如食欲、舒适欲、安逸欲、安全欲等等。

64、所以说阳明的致良知之说,虽强调知行合但很大程度上却只能流于嘴上空谈。对原本家教好、气质佳、力量足者,即便不说致良知,也差不到哪里去;说了致良知,自然也能锦上添花。对气禀差,力量不足者,你就把致良知当经念,每天念个一万遍都没什么用。

65、《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66、“阳明以意之所在为物,此义最精。盖一念未萌,则万境俱寂;念之所涉,境则随生。且如念不注于目前,则虽泰山觌面而不睹;念茍注于世外,则虽蓬壶遥隔而成象矣。故意之所在为物,此物非内非外,是本心之影也。

67、首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王阳明的生平和悟道经历。王阳明的名字叫守仁,他生于明朝1472年,卒于1529年,早年的时候名字叫云,字伯安,别号阳明。他是浙江绍兴余姚人,因为曾筑室于会稽山的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所以我们后世称他为阳明先生,也称为王阳明。王阳明是弘治12年的进士,他这个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迁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那么担任了这个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为评定朱宸濠的这个叛乱,立了军功,所以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正新建侯,谥文成,所以后人也称为叫王文成公。

68、当然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的问题不仅仅是过高过苛和过狭过浅,最要命的问题还是他给出的知行合一这两层含义之间本身就有内在矛盾。按照阳明说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要知道吸毒的危害,按照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怎么样才算知呢?听别人说吸毒如何有害,是不行的。只有自己亲自吸毒了,体验吸毒带来的种种折磨,对自己身体的摧残,对自己心理的摧残,然后才能算知。这样知才是真切,才是充分,才有资格叫知。但问题是按照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第二层含义,这时候又吸毒成瘾了,无法戒除了,所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对毒品有强烈的依赖性,那又不能算是知了。

69、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王阳明悟出知行功夫本不可分离,知即行,行即知,“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70、  当然,王阳明可以自己定义什么是知,什么是行,只要他自己没有混淆就可以。可是,必须承认的是,王阳明在说明他的观点时存在举例不当的问题。他举的饮食、行路的例子,与他真正关心的道德实践并不完全吻合。因为只有在后者那里,意欲(desire)或意愿(will)才上升为一个突出的因素。

71、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部分,我们来讨论一下,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72、轮回辗转,沧海桑田,烟波浩渺间500年一闪而过。从1518年的置县到公元2019年的今天,时光荏苒仿若昨日。五百年的厚重与温度,坚守与变革,仍然会在愈来愈清晰中,刻画未来。不管是城隍庙还是文庙,还是王文成公祠遗址,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平和那段辉煌印记,我们依然能够感知圣哲先贤王阳明的高超境界。

73、你品,你细细品,“致良知”不正是强调“德”,强调“君子敬以直内”,而“知行合一”,不正是强调知“德”在前,行“道”在后,也就是坤卦《文言》的“义以方外”,这不就是《大学》所言“止于至善”换了一个说法吗?

74、“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75、晚明士大夫之戾气充斥,未尝不与心学盛行潜移默化有关也。这在刘宗周、黄宗羲师生上表现尤其明显,此师徒以心学弟子自居,然心胸偏狭,喜空谈而诋毁做实事者,无以复加。固是阳明心学先天缺陷所致之结果也。

76、吸毒当然是特例,但这个特例也足够说明所谓知行合一论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只有承认知行并不合知是知,行是行,知相对于行有自己的特殊性,独立性,才能让知和行各自更好发挥作用。吸毒者完全可以既知道吸毒的危害,同时在行动上又无法戒毒。但是吸毒者对吸毒危害的认知,本身则是真真切切的知识,是可以被传递出去,发挥积极有益作用的。对没有毒瘾的人来说,尽管他自己没有吸毒的体验,但从吸毒者现身说法那里得到的对毒品危害的认知,也可以帮助他远离毒品。这是知行分殊论比知行合一论合理的地方。

77、王阳明从他一出生到37岁悟道以及到58岁去世之前,整个的人生历程就是孟子说的这个话,因为上天要降大人于王阳明,所以先“苦其心志”让他遭受种种的挫折。“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让他的荣华富贵一夜之间没有了,让他贬谪到非常偏远贫困的孤寂的贵州龙场在驿站里做驿丞,而且甚至都要把他性命夺掉。“空乏其身”就是把他的身体所有的这个一切都要把他夺去,穷困他的身体。“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如意,他37岁之前他几乎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如意的。“动心忍性”,振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王阳明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振动,他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增益其所不能”,王阳明的生命潜力终于爆发出来了。

78、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承认对方的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是真真切切的知,也正视对方没有能把知落实到行动上的缺陷不足,尽可能用环境的力量帮助他缩小行和知的距离,让其行为能不断逼近于知,趋向于知。或者说即便环境没有能帮助他实现这点,但他自己知道这个知本身是正确的,是有意义的,他也可以尽力宣传这种知,扩大这种知的影响。比如家长对子女说,尽管父母这方面做的不好,但你们不要学父母的样子,要改正父母的缺点。对朋友也可以说,我这方面做的不好,但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你们完全可以做的更好。这种情况下,尽管知和行是脱节的,但这个知本身的传递和深化,同样能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可能同样这个知,在他身上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传递到那些气禀更好的人身上,却能发挥巨大作用。

79、第二个,王阳明的知行合致良知的思想,和朱熹理学的差异在于王阳明的心学,更强调理论的实践性,这一点是特别要强调的。他强调理论与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必须融合为强调理论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干预和全新改造。这种思想对后来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的这个思想的提出,对毛泽东的这个精髓影响都非常大,对毛泽东的人格影响都非常大,这是第二个方面。

80、知行是一物。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达成,知行是一不是二。把知行分开讲是因为便于理解,其实知行不可分。

81、  在关于行路的那个例子中,王阳明的看法显得奇怪:在亲身经历之前,人不可能先了解路之险夷。对此我们很容易提出反驳:除非这里的人是指开天辟地的第一人,否则,一个人总是可以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不必事事亲历亲为。从阳明自己的观点来看,知食乃食的例子所反映的应当是“行是知之成”这个道理。阳明所说的“知食味之美恶”之“知”,显然是经过行(实践)之后的知。固然有关食味之美恶,有待于入口后方知,但不能说,在入口之前,人对此食毫无了解(知),至少觉得其可食。否则,人怎么会对这个东西产生欲食之心呢?

82、既然提出了致良知这个由头,阳明对“格物”也做了自己的解释。良知已经在那里作为心理基础而存在,则人不是通过格物来获得知识,而是已经有了良知,再来格物。这个“物”也不是外在的客观独立之物,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衍生。格物的过程实质是矫正自身意识行为,使其符合良知的过程,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本身又实现了良知之深化和增长。

83、  毛泽东思想中知行合一最这个典型的一个表现,对实践重视最典型的表现,就体现在他的这个1937年的实践论中。实践论的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王阳明思想知行合一思想的痕迹。王阳明认为,“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就是知、行一定是一体的,这个是不能够分离的。毛泽东在《实践论》里头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从这里明显看出他们二者之间的这种继承关系。在实践论最后一段是,他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一直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唯物、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知、行统一是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提出的,而知行统一这个事实上就来源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84、要说明阳明所谓良知究竟是怎么回事,莫如用他自己采用的食和行的比喻:

85、而第二次上书中,王阳明写道:“县堂、衙宇、幕厅、仪门、六房已经完工,惟殿庑、分司、仓库、城隍、社稷坛,亦因风雨阻滞,计划在仲冬完工。”既禀报建县筹备情况,又就县治疆域、官员配置、财粮裁拨等具体事宜进行请示。

86、闻臭而恶这个比喻说的其实是你光认为一个事情坏,不能算知。只有当一碰到这个事情,就能让你产生厌恶的生理心理反应,才算知。如果你不具备这种生理或心理机制,那就如同鼻子堵塞住一样,无论你在理性上多清楚这事情不好,那仍旧属于不知。

87、阳明曰欲食之心是“意”,意之体即是知,则不妨说“欲食之心”之体是良知,此良知的实质是人饮食之后有利生存。此良知为行之始,然尚不是知行合一之真知。把“欲食之心”落实为实际行动,此为“致良知”,此为“格物”,然后为真知食,此为知行合一之真知,和作为行之始的良知有区别。同理,“欲行之心”之体是良知,身亲履历为“致良知”,然后有知行合一之真知。

88、问题在于若阳明本人,从小就受到极好的儒家教育熏陶,其品格气禀俱已上佳。按我过去文章里的术语,他本身就已形成了很好的快乐机制构架,有很强的毅力。对这样的人,确实“致良知”三字足矣。如阳明自述云:

89、人类一切有意识的活动皆可称作行,思考是行,读书是行,写作是行,演说是行,讲课是行,走路是行,游泳是行,待人接物是行,革命是行,科研是行等等。

90、承认知与行殊这个前提。我们接下去就可以说阳明所谓的知行合其实有两层意思。

91、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92、“知行殊一论”与“知行合一论”的区别,就如同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子“兼爱”的区别,如孟子分工合作之论与许行自耕而食之论的区别。“知行合一”与“兼爱”与“自耕”皆是名目好听,说来动人,但或为躐等,或为隘陋,终究偏离正道。

93、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实现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强调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

94、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

95、既然难易之情况各有不同,则知行之先后又何可一概而论。他人之所难,或为己之所易;他人之所易或为己之所难。不过是能知者知,能行者行,先尽己之所长,再或循序渐进、或与人合作,弥补自己所短。先易后难,先近后远,道不远人,此儒家之道也。若慕难而弃易,为远而舍近,名义上好看,必成蹈空践虚之局,终至于误事害人。

96、来源:《社会科学》(沪)2012年第5期第131-137页

97、故此“格物”的格乃是“正”,所谓的物并非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之物,而恰恰是人意识的衍生。依他自己说法:

98、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99、见到美色,立刻喜欢上,不是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本就是一体,所以,知行就是合一的。

100、好处在于其不曰进化,不曰改造人。而曰:致良知(即发人本身固有之知),其不曰改造,而曰知行合一。此‘知’非外界灌输而得,而是自己体认得来,以我心之是非为是非。要求的不是外界强求一律,个性泯灭,而不过是每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的思想行为一致,表里一致,而非虚伪或自我否定。

上一篇:扣扣个人说明伤感【54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王阳明名言三重境界【95句精选】
  • 王阳明名言我心光明【76句精选】
  • 历史人物王阳明简介【60句精选】
  •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53句精选】
  • 王守仁知行合一名言【29句精选】
  • 为什么中国不宣传王阳明【15句精选】
  • 陶行知名言名句知行合一【77句精选】
  •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赏析【69句精选】
  • 王阳明名言书法【26句精选】
  • 王阳明名言十句【86句精选】
  • 王阳明人生励志名言【51句精选】
  • 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语录【50句精选】
  • 王阳明最厉害两句话【54句精选】
  •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40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在线阅读【58句精选】
  • 王阳明心学全书下载【35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男人调侃女人的歇后语【12句精选】
  • 又痞又坏幽默的句子【25句精选】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西安城墙发朋友圈【100句文案】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短句(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短句文案134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成语大全50000个解释【57句精选】
  • 最新个性说说

  •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101句精选】
  • 扣扣个人说明伤感【54句精选】
  •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96句精选】
  • 中国合伙人电影下载【10句精选】
  • 铁路企业文化理念标语【16句精选】
  • 霸气游戏名字男超拽【3句精选】
  • 冰心的名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86句精选】
  • 管理类联考【40句精选】